1987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 任承龙.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87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 任承龙

一九八七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 任承龙 2007-07-17 15:38:43| 分类: 曲水流觞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1987年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讨论空气活跃。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与大同市历史学会,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先后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北朝史学术讨论会”、“长江下游3—9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此外,还召开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学术讨论会”。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高敏《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肖黎《北魏改革家孝文帝评传》相继出版。南京教育学院学报编辑“六朝史讲座专辑”,《文史哲》推出“魏晋南北朝史笔谈”专栏。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还发表了大量论文,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中国传统史学往往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看作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中衰阶段,是历史大倒退时期。全国第二届魏晋南北朝史学术讨论会曾把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问题列为大会主题,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就此问题发表的许多论文正是学者们向这次讨论会提供的研究成果。如朱绍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要着眼于光明与进步》(《文史哲》第1期)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进步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建设时间超过屠杀与混乱时间,二是民族融合取得重大成果,三是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完善与巩固,四是科学文化的进步引人注目。洪廷彦《再谈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 (同上)认为,经过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和几百年的磨炼,从南北朝晚期到隋代,汉族又重新形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又重新具备了统一富强和使古代文明再一次向高峰推进的条件。蒋福亚《略谈魏晋南北朝时间的历史地位》(同上)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河北、陇右、河西、辽东等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对以后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逐步东移,正是由于新经济区域的出现,是全国各地经济军事力量等对比不断变化的产物。李培栋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认识价值》(同上)一文中指出,要正确评价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必须破除传统史学观念的蒙蔽:一个是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汉族中心的大汉族观念。中国历史是在统一和分裂两种形式下交替发展起来的,对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作具体分析,肯定在分裂时期、分裂条件下中国社会仍在进步;研究在分裂时期中成长着新的统一条件,统一最终要战胜分裂,这恰恰是历史研究的科学精神的体现。许辉《从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看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一文也认为,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应树立起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认识到统一和分裂都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不因这一时期表面的乱而否定其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二,社会经济史研究。本年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制度、租调制度、封建依附关系以及人口变迁等方面。高敏的《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以专题的形式,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屯田制历曹魏至北魏绵延不绝。曹魏屯田制中的“分田之术”是否授田之法,论者意见分歧。施光明《再论曹魏屯田制的“分田之术”》(《许昌师专学报》第l期)进一步论证,“分田之术”不是征租方式,而是授田之法,它一指把国有土地授给屯田民,二指规定了所授土地的量。高敏《论北魏屯田制》(《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指出,北魏置有军屯、民屯,屯田数量颇为惊人。即使北魏后期实行屯田制后,屯田制仍然是同它同时存在的另一种国有土地形式,卢开万《论北朝屯田制的类型、管理系统及劳动者的处境》(《武汉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北魏军屯有三种类型。北魏前期北方镇戍的军屯,似乎是以部落形式进行的,北魏在江淮前缘地带所进行的军屯,是属于现役军人不带家口的个兵屯田;在其统治区腹地所进行的军屯,是现役军人及其家属在一起以户为单位进行的。至于民屯,北魏前期“计口授田”的“新民”,实际上就是民屯性质的屯田民;太和十二年后,民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 史学界对西晋占田制的性质众说纷纭。章超在《论西晋土地、田赋、劳动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史研究》第3期)一文中指出,西晋占田制属于封建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范畴,既不是授田制,也不是限田制,而是一种土地限额申报登记制度,是西晋王朝旨在通过土地申报登记的法定程序全面整理土地权属关系的管理法规,其作用在于由政府确认申报登记者的土地所有权,由实际占有变为合法占有。 关于北朝均田制,武建国《论均田制土地授受方式》(《历史研究》第5期)一文提出均田制的土地授受方式共有四种:簿籍授受、官田授受、户内通分、对共授给。这表明均田制并不是一种土地调配制度,更不是重新分配土地的制度,而是一种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国家,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