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矿区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况1.1.1矿区地理位置潞安矿区地处山西省东南部,沁水煤田东部边缘中段,地跨长治市、潞城市、襄垣县、屯留县、长子县。山西省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隶属的五阳煤矿位于潞安矿区北东部边缘,属长治市襄垣县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12°58′25″~113°05′09″,北纬36°26′46″~36°33′47″。井田范围南以文王山北正断层为界,北至西川正断层,东起15-3#煤层露头线(经,西至经1.1.2地形、地貌潞安矿区位于太行山中段西侧,长治盆地之西部。隶属的五阳井田位于矿区东北部。纵观其地貌特征,属黄士高原的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大多为黄士所覆盖,局部零星出露中奥陶系地层及二叠系地层,冲沟发育。最高点位于本区南文王山附近,海拔为+945.50m,最低点位于漳河河谷,海拔+854.00m,最大高差为91.50m。1.1.3交通条件五阳煤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太焦铁路线自北而南横穿井田,襄垣火车站、五阳火车站位于井田之内,本矿铁路专用线与五阳站相接。邯长、太焦铁路在长治北站交会。太焦线北接石太、同浦线,南接陇海线。榆黄公路自本井田穿过,西距208国道1km。五阳煤矿距襄垣城约3km,距长治市约45km。距太原市约215km。潞安矿区的公路网连接着整个矿区,矿区至长治、太原等地均有汽车相通。长治至各主要城市间距离见表1-1。长治市距各主要城市距离简表表1-1名称起止线铁路/公路距离(km)太焦线长治—太原铁路280太焦线长治—新乡铁路217邯长线长治—邯郸铁路220长太线长治—太原公路250长邯线长治—邯郸公路185长石线长治—石家庄公路长北线长治—北京公路长郑线长治—郑州公路图1—1 五阳煤矿交通位置图1.1.4居民分布井田内无居民分布,襄垣县位于井田边界东北方向。1.1.5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8.9℃,月平均最低气温-6.9℃(一月),最高气温22.8℃(七月)。年降水量为414~917mm,年平均为583.9mm。年蒸发量为1493.8~1996.3mm,年平均为1731.84mm。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日最大降水量为109.7mm(1972年7月7日)。风向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14~20m/s。冻土期为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最大冻土层深度为55cm。1.1.6矿区水文情况本井田主要河流为浊漳河西源和南源,属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浊漳河南源由南而北流经井田南部,其支流有绛河、岚水、淘清河等。浊漳河由西向东流入井田北缘,其支流有淤泥河,南、西二源在井田中央与西源汇合后,由南而北穿越井田,至襄垣城东与浊漳河北源汇合流出井田总汇水面积约750km2。并在井田外两河上游分别建有漳泽水库和后湾水库。而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煤层露头附近有一条季节性河流——淤泥河,自南而北流淌,一般流量为360 m3/h。另外,流经本井田的浊漳河南源,为一常年有水河流,其最高洪水位857.65m(1953.6.15),最大流量224 m3/s。1.2井田地质特征1.2.1井田地层本井田广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局部地带有二叠系地层零星出露,南部边缘地带有奥陶系地层出露。据以往和新近地质资料,本井田发育的较新地层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等地层,现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井田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99.27m,岩性为深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浅灰色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局部夹石膏层。石灰岩呈豹皮状,含珠角石、腹足类,有孔虫等化石,分布于井田南部文王山北断层下。2)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该组厚度为120m左右,岩性为浅灰、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灰色中厚层状泥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该组厚度3.5~29.92m,平均8.5m。岩性以灰色块状铝土泥岩为主,局部发育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灰色砂质泥岩,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层。有时见及不稳定的薄煤层或煤线。井田东南郭庄附近有出露。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4)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本组厚度89.2~139m,平均厚度103m。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灰、灰黑色石灰岩,灰、灰白色细~粗粒石英砂岩,灰、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8~15层煤,其中可采煤层1~7层。泥岩多含铁质结核及植物化石碎片,致密坚硬;砂岩有时常相变为砂质泥岩及泥岩。本组发育四层较稳定的石灰岩及一层局部发育不稳定的石灰岩,属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结构明显,且岩性岩相较为复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本组厚度59.20~85.85m,平均厚度约70m。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白、灰色中-细粒石英砂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