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0126霉菌毒素对饲料的危害和研究应用.doc
霉菌毒素对饲料的危害及研究应用
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目前已知能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有150余种,据估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污染。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高温潮湿,饲料霉变现象非常普遍,饲料在加工、贮运过程中极易受霉菌污染,甚至饲料作物在田间、收获期间可能已受霉菌污染。霉菌可以在饲料原料或饲料中生长,产生的毒素可引起畜禽生产力下降、繁殖机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同时,霉菌毒素还可在畜禽产品中残留,给人类健康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1 霉菌毒素的产生
影响霉菌产毒的因素主要有饲料的种类、水分及贮存环境等。一般来说,粮谷中以曲霉和青霉最常见,黄曲霉及其毒素在玉米和花生饼中检出率最高,小麦、玉米和各种秸秆中主要是镰刀菌及其毒素的污染,而青霉及其毒素主要在大米中出现。一般的饲料原料安全水分含量为:谷实类水分含量不超过14%;大豆、饼粕类小于12%;玉米、麦类等水分含量小于16%,否则极易引起霉菌繁殖产毒。通常来讲,不同的环境湿度条件下,霉菌的增殖情况不同。按照霉菌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可分为3类:相对湿度小于80%为干生性霉菌;80%~90%为中生性霉菌;90%以上为湿生性霉菌,曲霉、青霉和镰刀菌属都为中生性霉菌。
2 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污染情况
陈必芳等(1996)通过对饲料霉变情况研究,指出配合饲料霉菌污染率为100%,饲料原料为99%。王若军等对饲料及饲料原料进行采样调查,发现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普遍存在,且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检出率均在90%以上。在被检饲料和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最为严重,总体来看全价料受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的危险更大。需要指出的是,评价霉菌对饲料的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饲料中霉菌带菌量,而不是霉菌的检出率,而评价霉菌对畜禽的危害取决于产毒菌株及毒素含量多少。
3 霉菌毒素的种类以及其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危害
3.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有毒代谢产物,在各种黄曲霉毒素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其次是黄曲霉毒素G1、B2和M1。黄曲霉是污染玉米、棉籽饼(粕) 最严重的霉菌。根据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作用,一般可分为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是肝脏。动物生长缓慢是慢性黄曲霉毒素中毒最敏感的临床症状,也是唯一能观察到的异常表现。关于黄曲霉毒素影响动物生长速度的机理尚不清楚,但也有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可能干扰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代谢。
3.2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
玉米赤霉烯酮也称F-2 毒素或F-2 雌性发情毒素。ZEA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粉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产生,主要污染玉米。猪对ZEA 最敏感,主要影响其生殖系统,临床症状表现为,青年母猪阴唇红肿,进而导致阴道和直肠外翻。一般在生产上可通过采食量下降、体重减轻以及阴唇红肿等临床症状来定性检测日粮中是否存在ZEA。青年公猪采食ZEA后出现“雌性化”症状,如乳房增大、睾丸萎缩等。ZEA导致成年母绵羊排卵下降、发情周期延长,但对受胎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不大。
3.3 单端孢霉毒素(Trichothecenes)
单端孢霉毒素中最重要的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又称呕吐毒素,DON)和T-2毒素。镰刀菌属各产毒菌株都能在农作物及农产品中产生单端孢霉毒素。DON 可显著影响猪的采食量,日粮中DON含量在1mg/kg 以上时,导致猪采食量、体增重下降且出现呕吐现象,随着日粮中DON 含量的增加,采食量逐步下降。研究指出,反刍动物对DON有较强的耐受力。研究发现,给牛饲喂含有0.64mg/kg T-2毒素日粮,20d后引起牛死亡,具有血粪、肠炎及皱胃、瘤胃溃疡等临床表现症状。T-2可导致猪子宫和卵巢病变,引起不育症。张晓丽等(2005)指出,在鸡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T-2毒素,可引起产蛋量急剧下降、蛋壳变薄、羽毛生长异常和生长减慢。
3.4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赭曲霉毒素由赭曲霉及鲜绿青霉产生,按化学结构分为A、B、C 3种,其中赭曲霉毒素A(OA)毒性最大,主要靶器官是肾脏,但大剂量时也能使肝脏受到损害。大量研究表明,赭曲霉毒素可引起的主要病变是肾小管上皮损伤和肠道淋巴腺体坏死,损伤禽类法氏囊和肠道淋巴组织,降低抗体产量,影响体液免疫,引起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法院工作要点doc.doc
- 2012中国国际汽车测试和质量监控展览会.doc
- 2012全国高考作文汇总.doc
- 2012学年高二历史会考课文解读.doc
- 2012年3月6日星期二人民法院报摘抄.doc
- 2012年4月19-20日上海企业税务稽查与税务风险规避技巧与实务.doc
- 2012年专项行动电视会议新闻素材.doc
- 2012年公司绩效导入启动大会主持词.doc
- 2012年印度国际生物技术展览会.doc
- 2012年各省高考作文.doc
- 20140617_中国经营报—首个BOT项目遭遇“契约”失效PPP立法提上日程.docx
- 2014中国国际生物技术与仪器设备博览会.doc
- 2014中国网络购物四大趋势.pptx
- 2014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doc
- 2014北京军转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易造成失误.doc
- 2014台州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每日一练(12.16).doc
- 2014呼伦贝尔公务员面试:农村金融制度创新.doc
- 2014哈医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和学习体会.doc
- 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辅导:从“能说话”到“会说话”.doc
- 2014国考面试热点预测:由老外扶人遭讹诈看媒体导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