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提升计划(1—25)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 中国人很多,但是难度动作训练的快慢和人多人少没有什么关系。细思前几年中国难度领先之缘由,无非是创造。曾经无数的新难度诞生在中国,大家经过一年的练习然后走出国门进行虐杀,感觉十分不错。但近几年难度创造的势头减缓,大多数动作已经被我们开发出来,于是欧洲人的学习能力及天生的体质优势开始展现,若长此以往,我们必将被技术压制.那么我们的优势在何处?在我看来,就是大量的玩家。如果说天赋禀异的欧洲人50个人能总结出一条优秀的经验,我们需要100个人,那我们也赢定了.基于上述缘由,我希望国内的整体技术水平能有巨大的提升,以便进行经验的总结。 “难度提升计划”是我对我想要干的事儿的命名,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个帖子里面对一个难度动作或者是训练思想方法进行介绍,讲解,并邀请国内相关技术造诣较高的玩家分享经验,让所有玩家训练时都能少走弯路,将时间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大家甚至可以将其打印成为纸制材料,随时参考训练。想法是好的,然而听起来就如此巨大的工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所以我希望对自己某一个难度动作或几个动作有较深感悟的66能够联系我(我的qq就是366103257),并发来动作视频及相关心得,我将整理后发出并注名以表感谢。 目前参与该计划的玩家有:叶浩钦、张颢、李居衡、蒲昊洋、王晨、李飞龙、杨庆智、蓝王恒、冯辉、朱天乐、郑家明。欢迎大家的加入。 《1》 方法一 by 蒲昊洋 概述:先体能训练,再基础训练,再难度训练,最后进行恢复训练。 详细阐述: 体能训练由热身运动开始,包括慢跑、头部运动、手腕脚踝运动、正压腿、侧压腿、膝关节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扩胸运动、振臂运动等.随后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如往返跑、原地高抬腿、蛙跳、鸭子步、八步腹桥等。体能训练的目的在于消耗自身大部分体能,所以时间长短和动作数量可以自行安排,经验表明一般成年人以一个半小时左右为宜。体能训练后进行短暂放松,时间不超过5分钟,然后穿鞋进行基础训练,基础动作种类不再赘述,不推荐全部训练,耗时太长,一般选择20个基础动作进行每个动作5个来回的训练。基础训练结束后不再休息,直接进行所需的难度训练。由于体能训练消耗了大部分体能,基础训练进一步消耗剩余体能,此时进行难度训练动作完成度会有明显下降,但身体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寻找最省力的发力技巧,这有助于难度动作感觉的快速培养。如果训练单个难度动作,进行3天左右的此种训练方法以后难度动作的完成度一般可超越原来的水准,在休息1~2天并恢复体力后该难度动作将会有巨大提升。如果训练多个难度,则训练时间在10天以上。 注:难度动作被我区分为直线类和转体类两种,区分的依据在于腰部是否转动,比如标准的单轮special就是直线类,变形后的正反摆就是转体类。直线类动作依靠单轮支撑可多个动作同时训练互相促进,而转体类动作由于发力感觉可能不同,可能导致互相影响,一般不推荐同时训练,但也有部分动作有相通之处,以后会有相关介绍。 方法二 by 王晨 概述:先考虑身体条件,再追求技术技巧 详细阐述: 身体条件层面有力量、平衡、韧带三个小点,力量是看一个难度动作在静止状态时的姿态自己能否轻松维持,例如单轮摆摆的单轮侧向支撑,茶壶转的茶壶蹲立,若无法满足就继续进行相关的力量训练。满足则进入下一层面。技术技巧层面有发力、重心、压刃、路线四个重点,发力可通过八向垂直发力的方式进行训练,垂直发力是对轮滑鞋发力方式的命名,发力与脚尖垂直,而所谓八向垂直发力,就是在两桩之间成单脚站立,原地发力走向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发力走出后最终朝向平行于桩线)再分别回到原位置。重心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要点,在此不多加说明,但注意完成一次动作后要能回归到起动作的初始状态,这样才能提升动作数量。压刃同重心,随动作变化而变化。路线则是需要多次拆分研究并加以优化,通过多次尝试获得续航性最强,最省力的路线。 注:每一个动作要想完全掌握需要通过不同的速度、力度、幅度、重心的训练,只有如此才可以在编排中对这个动作做到收放自如,进而承载艺术表演(楼主注:这一说法更偏向于基础动作,但近年来的技术提升已经让很多曾经的难度变成了基础,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这一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在一些我们现在看来高不可攀的难度上) (作者注:元素流理论博大精深,欢迎有时间去上课) 《2单轮向前》 第一部分 介绍 单轮向前分为前单轮向前和后单轮向前,是目前等级表上的C5动作。其动作完成形式为单轮支撑行走S形路线过桩,是单轮类难度动作的绝对基础。 第二部分 所需基础条件 (1)单轮原地支撑:时间长了这是一个本身比单轮向前更加难的动作,初学者能做到5秒左右就很不错了。 (2)单脚向前:练习单轮向前之前,一定要有扎实的单脚向前基础,其要求是单脚向前能够做到浮腿位置标准(详请参考我国高水平速桩运动员的比赛视频),上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