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5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与措施9#.教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业有限公司 综放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工作面名称:15505综放工作面 编制部门: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19542927 第一章 设计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19542927 \h 1  HYPERLINK \l _Toc419542928 第二章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419542928 \h 2  HYPERLINK \l _Toc419542929 第一节 工作面概况  PAGEREF _Toc419542929 \h 2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0 第二节 周边关系  PAGEREF _Toc419542930 \h 2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1 第三章 水文地质特征  PAGEREF _Toc419542931 \h 2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2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  PAGEREF _Toc419542932 \h 2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3 第二节 矿井水文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419542933 \h 4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4 第四章 回采工作面水害  PAGEREF _Toc419542934 \h 5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5 第一节 探放水钻孔设计依据  PAGEREF _Toc419542935 \h 5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6 第二节 钻孔施工的目的  PAGEREF _Toc419542936 \h 6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7 第三节 探放水钻孔设计  PAGEREF _Toc419542937 \h 6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8 第五章 施工技术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419542938 \h 9  HYPERLINK \l _Toc419542939 第六章 避灾路线  PAGEREF _Toc419542939 \h 14  第一章 设计编制依据 一、相关规程、规定、文件等资料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关规定要求。 二、勘探、施工揭露情况资料 根据15505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揭露的实际情况及地面瞬变电磁法、井下瞬变电磁法等。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概况 15505回采工作面顺槽掘进方位角为2680,后退式开采,其中运输顺槽长760m,回风顺槽长760m,切眼长134m,回采工作面面积为101840m2。 15505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净宽为4.2m,净高为2.5m,净断面为10.5 m2,见底留顶煤掘进。 15505工作面回风顺槽: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净宽为3.6m,净高为2.5m,净断面为9m2,见底留顶煤掘进。 15505工作面切巷: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净宽为5.5m,净高为2.5m,净断面为14m2,见底留顶煤掘进。 第二节 周边关系 15505回采工作面位于南运输大巷西侧,东为南运输大巷、南回风大巷,西为矿界保安煤柱,南为矿界保安煤柱,北为15506规划工作面。 第三章 水文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 一、地质构造 15505工作面掘进过程在回风顺槽中揭露有一处陷落柱,陷落柱形态基本上都为椭圆型,陷落柱内岩石杂乱无章,陷落柱长40m。 二、煤层 煤层沉积较稳定,结构较简单,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平均为7.87m,根据揭露情况,煤层倾角一般在3-5度之间,局部地点达10度左右。 三、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井田内沟谷纵横,平时干涸无水,雨季为排洪通道。 2、含水层组特征 ①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据位于井田东部约5km的跃进煤矿生活水源井,峰峰组局部岩溶裂隙发育,上马家沟组和下马家沟组岩溶裂隙发育,该水源井2008年成井后进行了简易抽水试验,水位降深12m时,出水量为42m3/h,单位涌水量为0.9722L/S·m,奥灰峰峰组、上马家沟组和下马家沟组混合水位标高为529.4m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