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扑炎痛的合成(贝诺酯) 药物简介 又名苯乐来、贝诺酯,为一种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由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经拼合原理制成,它既保留了原药的解热镇痛功能,又减小了原药的毒副作用,并有协同作用。适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及神经痛等。扑炎痛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胺基苯酯, 物理性质 扑炎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mp.174~178℃,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氯仿、丙酮。 一、目的 1. 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 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化学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3. 通过本实验掌握无水操作的技能和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吸收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三、 试剂与仪器及物理常数 四、 实验步骤(一) (一)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 ①在装有回流冷凝器(顶端附有氯化钙干燥管,干燥管连有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温度计的1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阿司匹林10g,氯化亚砜5.5ml,滴入1滴吡啶,油浴缓缓加热至75℃(约50 min),维持70℃~75℃搅拌至无气体放出(约1~2h)。 ②反应完毕,稍冷到40 ℃ ,加入6ml无水丙酮,得乙酰水杨酰氯溶液。 ③ 将②倾入干燥的100 mL滴液漏斗中,混匀,密闭备用。 四、 实验步骤(二) (二)扑炎痛的制备 ①在装有搅拌棒、温度计及恒压漏斗的150 mL三颈瓶中,加入扑热息痛8.6g,水50 mL。 于冰水浴冷至5℃左右,在搅拌下缓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8mL(氢氧化钠3.3 g加18mL水配成,用滴管滴加)(温度≤15 ℃ )。 ②滴加完毕,在8~12℃之间,强烈搅拌下,慢慢滴加实验制得的乙酰水杨酰氯无水丙酮溶液(在20 min左右滴完)。滴加完毕,调至pH9~10,控制温度在20~25℃之间继续搅拌反应1.5~2h。 ③反应完毕,抽滤,水洗至中性,烘干得粗品,计算收率。。 四、 实验步骤(三) (三)精制 取粗品置于装有球形冷凝器的100 mL圆底瓶中,加入8倍量(w/v)95% 乙醇,在水浴上加热溶解。 稍冷,加活性碳脱色(活性碳用量视粗品颜色而定),加热回流30 min,趁热抽滤(布氏漏斗、抽滤瓶应预热)。将滤液趁热转移至烧杯中,自然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抽滤,压干。 用少量乙醇洗涤两次(母液回收),压干,干燥,测熔点,计算收率。 五、注意事项(一) 1.本反应是无水操作,所用仪器必须事先干燥,这是关系到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酰氯化反应中,氯化亚砜作用后,放出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刺激性、腐蚀性较强,若不吸收,污染空气,损害健康,应用碱液吸收。 取用SOCl2注意安全,取用的烧瓶应加塞塞好,避免水解。 2.为了便于搅拌,观察内温,使反应更趋完全,可适当增加氯化亚砜用量至6~7 ml。 3.吡啶仅起催化作用,用量不得过多,否则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五、注意事项(二) 4.在合成酰氯反应过程中,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在70~75℃为佳,不宜超过80℃。反应温度太低,不利于反应进行,温度太高,氯化亚砜易挥发。 5、滴完酰氯溶液后,应当立即去下滴液漏斗,并清洗干净。 六、思考题(一) 1、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操作上应注意哪些事项? 2、扑炎痛的制备,为什么采用先制备对乙酰胺基酚钠,再与乙酰水杨酰氯进行酯化,而不直接酯化?如果直接酯化结果会怎么样? 3、通过本实验说明酯化反应在结构修饰上的意义? 4、在扑炎痛的合成中,调节PH9-10的原因是什么? 5、在将酰氯加入对乙酰氨基酚钠时,一般要求缓慢滴加,约20min滴毕,但有时酰氯液体中出现了白色不溶物,堵住了分液漏斗,请问这种物质是什么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是否与酰氯的水解产物有关?如果严格控制水分是否可以避免?) 六、思考题(二) 6、在制备对乙酰氨基酚钠时,一些同学将NaOH加入后,溶液颜色变成了透明的灰绿色,请问这是由于酚钠水解造成的么? 7、由羧酸制备酰氯常用哪些方法? 8、 在由羧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备时,为什么要加少量的吡啶?吡啶量若加多了会发生什么后果?为什么? ?? 9、 什么叫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有什么意义? ? * * 58.08 56 6ml AR bp.56.5℃ 丙酮 40 318 1390 1.55 0.78 3.3g CP 氢氧化钠 151.16 169-171 129.3 1.13 0.57 8.6g 药用 扑热息痛 79.10 115.3 1滴 CP 吡啶 118.97 1 0.05 5ml CP bp78.8℃ d=1.638 氯化亚砜 180.16 136 1 0.05 9g 药用 阿司匹林 分子量 熔点 (℃) 沸点 (℃) 摩尔比 摩尔数 用量 规格 原料名称 1只 60mm 布氏漏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二外)小升初试卷附详细答案.pdf VIP
- 2025年黑龙江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附答案.docx
- 《真菌性鼻窦炎》课件:深入了解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ppt VIP
- 3.5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1起典型火灾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2025年).ppt
- 禁毒预防教育主题班会.ppt VIP
-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共3页].doc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实验室准入教育)》章节测试含答案 .pdf
- 索尼彩监特丽珑trinitron_pvm14m2u维修电路图手册.pdf VIP
- 2024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最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