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图像空间显示系统研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急图像空间显示系统 方案 市软件产业发展中心 2012-2-13 目录 1. 概述 5 1.1. 项目名称 5 1.2. 项目背景 5 1.3. 现状 6 1.3.1. XX市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 6 1.3.2. 天网工程 6 1.3.3. XX市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 7 1.3.4. 应急办现有设备资源 7 1.4. 国内其他城市建设经验 8 2. 需求分析 9 2.1. 多部门视频集成 9 2.2. 统一视频格式和标准 9 2.3. 在地理信息系统上整合视频点位 10 2.4. 与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项目整合 10 2.5. 其他功能需求 10 2.6. 用户对象 11 2.7. 性能要求 11 3. 系统架构 11 3.1. 整体架构图 11 3.2. 软件架构图 13 3.3. 关键技术 14 3.3.1. 视频编解码技术 14 3.3.2. 巡线自动视频加载技术 15 3.3.3. 海量视频搜索定位技术 15 3.4. 系统组成 16 3.5. 服务器 16 3.6. 支撑软件 17 4. 网络安全子系统 17 4.1. 安全风险分析 17 4.2. 系统设计思路 18 4.2.1. 区域访问控制 18 4.2.2. 视频信息隔离 19 4.2.3. 终端行为管理 20 4.2.4. 网络行为审计 21 4.2.5. 病毒防护过滤 22 4.3. 安全部分小结 23 5. 系统开发子系统 24 5.1. 流媒体集成子系统 24 5.1.1. 视频编解码架构 24 5.1.2. 视频编解码算法设计 25 5.1.3. 流媒体封包格式设计 28 5.1.4. 性能和稳定性设计 28 5.1.5. 标准视频存储 29 5.1.6. 云台控制 30 5.2. 流媒体应用子系统 30 5.2.1. 设备注册 30 5.2.2. 设备维护管理 31 5.2.3. 电子证书管理 31 5.2.4. 用户管理 32 5.2.5. 系统日志 33 5.2.6. 安全审计 33 5.3. 空间综合应用子系统 33 5.3.1. 业务子系统集成 33 5.3.2. 视频目录 34 5.3.3. 视频收藏 34 5.3.4. 视频专题图 34 5.3.5. 视频播放 34 5.3.6. 视频搜索 35 5.3.7. 应急预案线路视频集成 36 6. 数据建设子系统 39 6.1. 天网视频点位专题数据采集及建库 39 6.2. 民政视频点位专题数据采集及建库 39 6.3. 防汛视频点位专题数据采集及建库 39 7. 接口需求 40 7.1. 视频接口 40 7.2. GIS接口 40 7.3. 业务系统接口 41 8. 标准规范 42 9. 系统建设相关硬件需求 42 10. 资金预算 43 概述 项目名称 XX市应急图像空间显示系统。 项目背景 根据政府管理部门的需要,各个部门建立了自己的图像采集系统。市公安局根据治安防范的要求建设起了天网监控系统,已形成覆盖城区的城市治安监控网络 天网工程 “天网”即XX市城市治安图像监控系统,是指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由公安部门建设管理,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并在全市统一共享的城市图像监控系统。 天网是一个独立的网络,与电子政务网是物理隔离的,各部门在利用天网系统时,必须单独租用运营商的光纤网络,同时购买专用的软件或硬件终端。 XX市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 XX市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按照“统规、统建、统维、共享、共用、共生”原则 音频和视频都需要可定制的压缩方法。工程师和数学家们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办法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复杂的平衡关系存在于以下因素之间:视频的质量、用来表示视频所需要的数据量(通常称之为码率)、编码算法和解码算法的复杂度、针对数据丢失和错误的鲁棒性(Robustness)、编辑的方便性、随机访问、编码算法设计的完美性、端到端的延时以及其它一些因素。 H.264视频编解码器 很多视频编解码器可以很容易的在个人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上实现,这使得在这些设备上有可能同时实现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避免了由于兼容性的原因使得某种占优势的编解码器影响其它编解码器的发展和推广。最后我们可以说,并没有那种编解码器可以替代其它所有的编解码器。常用的视频编解码器包括H.261、H.263、MPEG-1、MPEG-2、MPEG-4,本项目中采用当今成熟且压缩效率高的H264编码器。 H.264是一种高性能的视频编解码技术。目前国际上制定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组织有两个,一个是“国际电联(ITU-T)”,它制定的标准有H.261、H.263、H.263+等,另一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