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建材公司锅炉烟气及沥青烟治理方案解说.doc

防水建材公司锅炉烟气及沥青烟治理方案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xxx防水建材有限公司1000万㎡/a改性沥青 防水卷材(SBS)生产线 锅炉及沥青烟治理 技术方案 兰州xx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十一月 项目概况 甘肃xxx防水建材有限公司1000万㎡/a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生产线xxx工业园区,主要建筑物有防水卷材生产车间1个,胎基布生产车间1个,办公室、职工宿舍及环保设施等。 工程废气排放主要为1台2t/h蒸汽锅炉、1台2t/h导热油炉燃煤产生的废气排放和沥青加热过程中挥发的沥青烟。 目前环保设施运行现状 蒸汽锅炉目前只安装有1台湿法除尘器,无脱硫装置,且湿法除尘器除尘效率低,排放不达标,需对除尘器进行改造,另外新装一套脱硫装置,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沥青加热及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收集及处理效果不佳,仅启型锅上部设有吸烟罩,3个沥青搅拌池、3个加热池顶及加热池低3个沥青出口(进溜槽)处均未设吸烟罩,且启型锅上部的吸烟罩抽吸效果不佳,需做改造处理。设备运行时,沥青烟外溢比较严重。 环保设施改造方案 蒸汽锅炉环保设施改造 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从工艺技术、安全运行、排放指标、经济指标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拟对蒸汽锅炉产生的烟气采用单机脉冲布袋除尘+喷淋雾化脱硫装置(钠钙双碱脱硫工艺)的复合工艺进行处理。 (1)工艺流程说明 锅炉排放的废烟气先进入高温袋式除尘器,经布袋除尘过滤后经风机进入脱硫吸收塔,脱除SO2后经烟囱外排大气。 (2)布袋除尘器选型 本系统2t锅炉烟气排放量约为8000m3/h,烟气温度约120℃,拟选用单机脉冲布袋除尘器,型号DMC140,技术参数如下: 型 号: DMC140 处理风量: 8000m3/h 气体温度: ≤150℃ 入口浓度: 10g/m3 出口浓度: ≤30mg/m3 收尘效率: ≥99% 总过滤面积: 112㎡ 过滤风速: 1.2m/min 压力损失: ≤1500Pa 本体耐压: -5000Pa 漏风率: ≤3% 喷吹气源:无油无水压缩空气 耗气量: 0.8m3/min 喷吹压力: 0.3-0.4MPa 布置形式: 单排布置 滤袋材质: 覆膜氟美斯 滤袋规格: φ130x2000 滤袋总数量: 140条 骨架规格: φ125x1950 骨架数量: 140条 脉冲阀规格: 1寸直角阀 脉冲阀数量: 14个 除尘器配带进出风口法兰、爬梯、气源三联件,小阀门等。 (3)风机选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系统共有一台布袋除尘器和1台脱硫吸收塔,风机安装在二者之间,考虑风机处理流量及全压,选择如下型号: 型号:Y9-38NO.5D 流量:8586m3/h 全压:3658Pa 电机:Y160L-2,18.5KW-380V-IP54 (4)脱硫设备选型 根据本项目特点,脱硫系统采用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Na2CO3/Ca(OH)2)进行处理,包括脱硫剂制备、脱硫循环水系统、再生、沉淀及脱硫渣处理系统等。脱硫主设备选用喷淋雾化脱硫装置。 ①脱硫工艺简介: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Na2CO3/Ca(OH)2)是在石灰石/石膏法基础上结合钠碱法发展起来的工艺,它客服了石灰石/石膏法容易结垢、钠碱法运行费用高的缺点。它利用钠盐易溶于水,在吸收塔内部采用钠碱吸收SO2,吸收后的脱硫液在再生池内利用廉价的石灰进行再生,从而使得钠离子循环吸收利用。该工艺综合石灰法与钠碱法的特点,解决了石灰法塔内易结垢的问题,且具备钠碱法吸收效率高的优点。 ②流程说明:燃煤锅炉产生的含尘烟气先进入布袋除尘器净化粉尘后,由引风机正压吹入高效雾化喷淋式脱硫塔内(烟气进口设置在脱硫塔中下部),在脱硫塔的入口处设置了预降温与预脱硫系统,经过降温增湿并脱去部分SO2后的烟气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烟气由下而上与喷淋浆液逆流接触,两者充分混合。塔内设置两层高效雾化系统,在该区段空间内充满着由雾化器喷出的粒径为100-300μm的雾化液滴,烟气中SO2与吸收碱液再次反应,脱除90%以上的SO2。喷雾系统的合理选型及科学布置使该雾化区形成无死角、重叠少的雾状液体均匀分布的雾化区段,烟气较长时间内在雾化区中穿行,烟气中SO2有了充足的机会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