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背景下历史选修备考分析(有用)剖析.ppt

全国卷背景下历史选修备考分析(有用)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卷背景下历史选修备考分析 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 雷志伟 高考考核目标分解问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传统线性模式下,从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特征、性质、影响、评价、启示等内容出发,全面精细化各个考点,这样就能把教材的方方面面兼顾到,但这样的备考方式容易陷入教材为中心的模式中,学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会死扣教材考点,达不到灵活处理教材的要求,更达不到高考考核的目标与要求。 新型考核模式下,从高考考核的目标出发,将考核的目标分解到教材中去,灵活处理教材的各个环节,既熟悉了考点内容,又培养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能力。无论是近年的川卷还是全国卷,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新材料新情景的材料试题层出不穷,不管材料如何新奇陌生,都能体现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实例分析 获取和解读信息:以梭伦改革的经济措施为例: 核心设问: 《解负令》是如何实现平民在经济上的独立?有何历史影响? 1 2 人身解放 法令保障 3 历史影响 核心设问: 梭伦鼓励工商业发展有何特点和历史影响? 1 人才激励机制 2 3 法令保障 依托国情 4 历史影响 调动和运用知识:以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度为例 第四等级 权力限制 第三等级权力限制 划分标准 权利与义务统一 请按照梭伦财产等级制度内容来判断以下情景(梭伦改革时期)是否符合史实: ①雅典某公民土地年不足150麦斗,经常出入四百人议事会(不符合)(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②雅典某公民依靠贩卖手工艺品,大肆购买谷物年超300麦斗并跻身为“骑士级”。(不符合)(划分标准为“土地收入”不以“财产收入”) ③雅典某公民年收入不足150麦斗,行军作战时除亲自参战外还需向国家提供大量军用辎重。(不符合)(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描述和阐释事物:以雅典陪审法庭为例 核心设问: 请依据教材内容请简要绘出雅典司法程序的示意图并概括雅典司法程序的基本特点。 四、近年来全国卷选修部分实例分析与应对策略 【2014·全国Ⅱ卷】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 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①“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推动了山泽私有的合法化;(顺应形势,因势利导) ②“按官阶等级设限”→→依等级确定山泽占有份额,维护了世家大族的经济利益;(兼顾主体) ③“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限制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缓和矛盾) ④“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山泽多种形式经营,调动了南方山泽开发的积极性,推动南方经济的发展。(改革创新) ①“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巨室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山泽之利。(社会矛盾) ②北方战乱,人口南迁。(时代背景) 【2015·全国Ⅱ卷】4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①“普遍入不敷出”→→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现实问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