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本解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家大院挂落艺术特征考察 学生姓名:任雅琴 指导老师:冯杰 摘 要 挂落作为建筑中门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雕刻之精细、寓意之生动更能深刻的表达出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目前为止,研究师家大院的挂落艺术特征,在晋商大院研究领域还是薄弱环节,现有文献也只是从挂落的整体概念和功能作用上简单介绍,从它的艺术特征方面做考察,还基本没有专著或资料。本文从题材内容、构图特征、造型特征、雕刻手法四个方面着手,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记录数据、罗列图片、分析总结向人们展示出师家大院挂落的艺术特色,旨在填补山西挂落艺术特征研究方面的空白,希望对今后晋商大院建筑艺术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挂落 题材内容 构图特征 造型特征 雕刻手法 引言 师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它属于清代民居,于04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它的建筑特色是其他晋商大院所不具有的。它依山而建,院院相连、院院相通,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但因一些客观原因,并未被广泛的宣传开放,目前一些介绍晋商大院的书籍中都有介绍师家大院,但只限于对其整体的概括和历史的描述,并没有细部描写。我写挂落,因为它是建筑中门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也可以重现宅院主人的美好寄托和情怀。 另外它的雕刻图案几乎汇集了所有木雕之吉祥内容, 希望通过对挂落的考察分析,使人们了解木雕的基本手法和民间雕刻的常用图案以及诸多的吉祥内容。师家大院挂落雕刻装饰服从于环境与构件的需要,更富有装饰性。民间工匠们充分利用了挂落这醒目的部位进行装饰点缀,雕刻出了非常浓厚的民俗趣图。无论构图、造型和雕刻都达到了很深的造诣。下面主要从师家大院挂落图案的题材内容、构图特征、造型特征、雕刻手法四个方面考察,使人们认识挂落,认识到它的美,从细部了解它,对以后的研究考察有所帮助。 师家大院挂落艺术考察记录 挂落是我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装饰构件。挂落脚头为挂落左右下垂的两边框,下端作成各式各样的收头式样,有直脚式和弯脚式。挂落抱柱是使挂落装入一个方形的外框架。挂落图案脱胎于现实生活,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雕琢着人们的欣赏、追求和美好寄托。 图1 ——“双龙戏珠” (1)图1位于牌匾“赐福”之上。为抽象龙纹木雕挂落,此挂落长2000mm,两端高400mm,中部凹回高250mm。它由左右对称的三组“回纹”符号盘绕成 “拐子龙” 形象 ( 民间称纵横向的几何纹为拐子),和中部圆环组成子孙富贵图。因二龙各居一边,中部交接处以圆环衔接,是抽象了的二龙戏珠图。它的挂落脚头为直角式,挂落抱柱为莲花头。采用了浅浮雕的雕刻手法,线条雕刻均匀,中部圆环线条略细,粗细对比丰富挂落主体。 图2——“夔龙纹” (2)图2位于牌匾“作善降祥”之上。这幅挂落长度约为2400mm,中间部分突起高约为250mm,挂落脚头高约300mm。它的纹饰为“夔龙纹”, 夔龙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纹饰,夔是传说中一种像龙的独角神兽。两条夔龙形象生动轻巧,龙首较写实,龙身为简洁的夔纹,造型简单抽象,双龙拱着一个曲线造型的鼎,一改其笨重体态而充满艺术美。鼎中放置如意。画面曲直对比。挂落脚头为弯脚式中的小弯脚,由龙身盘卷而成。挂落抱柱长出收头为莲花造型。它采用了浅浮雕的雕刻手法,整幅挂落均以阴线勾勒内侧。 图3——“卷草纹” (3)图3下部牌匾刻字为“观国光”,即在此处观赏了美景,便也相当于领略了皇室风光,宅院主人欲以此处与皇室风光媲美,由此这幅挂落图案也抛开惯用的祥龙瑞兽而替代以“卷草纹”。 它的花蔓左右对称、花瓣上下呼应,使曲线在变化中得到统一。挂落主体疏密得当.它的雕刻两端较密中间两条花蔓缠绕处较疏,此挂落以轻松的形式出现意在为人们展示院落内容,牌匾挂落内容统一,表达了此宅院主人的闲情雅致。挂落抱柱也以莲花头收头,造型饱满精美。它长1700mm,高230mm,采用透雕的雕刻手法。 图4——“双龙拱璧” (4)图4位于“耕读傅家”牌匾上部,它的长度为1170mm,两侧高约为600mm,中间凹回部分高约为350mm。龙的形象以对称的方式分别盘踞在挂落两侧,以飞升之势拱着中部璧玉。浮雕为其雕刻手法,虽统一为浮雕却凹凸不一。         图5——“二龙献寿” (5)图5位于“耕读傅家”,整幅挂落长3100mm,两侧挂落脚头高约450mm,中间高约250mm。这幅挂落是云和龙的共同体,将龙的头、尾和脚“打散”,和云溶汇一起,为一种似云非云,似龙非龙的神秘图案。运用浮雕雕刻图案。 图6——“鱼越龙门” (6)图6位于牌匾“瑞云博选”之上。此挂落长约2000mm,挂落脚头高约450mm,中部高约300mm。这是唯一一组石雕挂落,其上以神话故事“鱼越龙门”为题材雕刻;由水波、龙首和鱼尾组成。它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及圆雕相结合的方式雕刻。 图7——“富贵牡丹” (7)图7位于牌匾“诒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