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序 言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江西、湖南两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大部分县属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范围,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的要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与《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国开发〔2011〕7号)等相关重要文件精神,结合罗霄山片区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区域范围包括江西、湖南两省24个县(市、区),其中有2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市(以下简称片区县),有1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23个革命老区县(市)。
本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规划区域地处罗霄山脉中南段及其与南岭、武夷山连接地区,国土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1414-1866毫米。该区域是长江支流赣江和珠江支流东江的发源地,是湘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森林覆盖率为72%。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末,总人口1170.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947.6万人。当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614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621.9元,分别是2001年的3.2倍和3.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78.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175.4元,分别是2001年的2.6倍和2.0倍。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33.8:31.0:35.2调整为2010年的20.5:42.1:37.4;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20.5%提升到2010年的30.7%。京九等铁路和大广、济广、厦蓉、泉南等高速公路,以及赣州黄金机场、井冈山机场等,为构建该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了基础。
2001至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从91.7%提高到96.8%,青壮年文盲率从1. 82%下降到1.02%,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7.1年增加到8.5年。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为79人。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卫生院,85%的村建立了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1.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推广,2010年参保人数达157.6万。农村低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第三节 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该区域连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邻近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内地连接粤港澳与厦漳泉地区的重要通道,直接面向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明显区位优势。
特色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富集,钨和稀土、钽铌等稀有金属储量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红壤分布广泛,光热充沛,生物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高,发展柑橘、油茶、毛竹等特色农林产业条件优越。革命遗址众多,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地瑞金等红色旅游胜地,红色文化积淀深厚,老区精神影响深远。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炎帝陵等文化古迹具有重大影响,客家文化源远流长。
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矿产资源采掘与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较好、优势日益突出,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逐渐形成品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各类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物流等配套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商品意识传统深厚,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四节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农户收入水平低,老区振兴任务重。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6%;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农村人口有97.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0.2%。农村危旧房多,土坯房比重大。大部分农户家底薄、积累少,自我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受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5.7%,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明显。交通运输能力不足,高速公路发展滞后,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不高,县乡公路网络化程度低,6.7%的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自然村(组)出行条件差。输变电设施建设滞后,电力供应能力不足,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弱。4.7%的自然村不通电,10.3%的行政村未完成农网改造。中小河流治理任务重,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