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隋唐统治者创立和发展科举制度,一方面是为了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又是为了控制人才。但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 gòu zhí gǔ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位于西安兴庆公园内 自唐至宋,及元、明、清,中国科举制度吸引诸多远邦近邻。进士及第后,有的荣归故里,有的在中国入仕授官,有的在中国长期生活。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进士及第后仕于唐,逝世于中国。 阿倍仲麻吕来华学经图 越南进士题名碑林 位于越南河内文庙国子监内 科举制度对日本、朝鲜和越南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788年,朝鲜开始仿唐制实行以儒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制度,直到1893年才废除。 越南以儒学为内容,实行科举考试是从公元1075年开始的,直到1915年~1919年间才正式废除。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发展 科举制的影响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选官制度 2.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3.科举制的正式创立标志 1.科举制成为唐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2.科举制基本特征 3.科举制的分类 4.唐朝科举制的一般特征 5.对录取者的任用 1.科举制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科举制的影响 课堂小结 学 习 与 探 究 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 ①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②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 ③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缓和矛盾,巩固其统治。 考试的 根本目的 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 考试内容 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 偏重文科 科目设置 当今学校考试 隋唐科举考试 项目 学习活动 1.科举制度创立于( )。 A.三国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2.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何进步性? 答:世袭制是后人继承祖上留下的官位,九品中正制讲究门第,都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与前两者相比科举制在当时主要有以下进步性: C ①打破了世袭制和九品中正制对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有利于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缓和了阶级矛盾; ②选拔官吏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③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学习测评 大雁塔 曲江春晓 曲江流饮 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史海拾贝 大雁塔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内,原名慈恩寺浮图,或慈恩寺塔,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 唐代科举取士,考中进士的人先在曲江池举行宴会,叫做曲江会,然后集中到慈恩寺在大雁塔下题名。他们先在一张方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籍贯,推选一人写一篇记事文,附在后面,然后再刻在大雁塔石碑上。 结 束 * 胄:zhòu;蹑:niè。 * 龌龊:wò chuò。 * 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影响 课堂小结 第 3 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此图为宋人所画,根据画面可以想见唐宋时科举考试的情景。 《科举考试图》 中国第五大发明 导入 科举制度的创立 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 魏文帝曹丕 187~226.6.29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 陈群 字长文 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 九品中正制 《廿二史札记》谓:“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推荐考察为主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 只注重门第 科举制创立背景 1.九品中正制选官弊端严重; 2.隋统一后急需大批人才。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 隋文帝杨坚 541~604 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废止九品中正制 下令“分科举人”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国家用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宣告科举制度的诞生。 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一直为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封建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 隋炀帝杨广 569~618 文帝杨坚次子 头戴方帻[zé],上穿宽袖衣,下着曳地裳,腰束宽带,脚穿舄[xì]。 隋朝文官俑 607年丁卯,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MS软件:Siemens Traffic Management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JS-001-02-03-01技术状态纪实报告.doc VIP
- 英语常见短语全.docx VIP
- 报检单模板模板.doc VIP
- 北京东1100kV GIS技术交流20150720.pptx VIP
- TMS软件:Siemens Traffic Management二次开发_(5).交通信号控制逻辑定制.docx VIP
- 变电站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竞赛理论知识题库.doc VIP
- 幼儿园社会治安最小应急单元工作方案.docx VIP
- T_CQJR 013—2024(绿色债券信息披露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