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
一、健康、心理心理健康
1.“健康”概念的发展
过去一般认为,人的健康属于卫生保健范围,虽医学科学过问的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传统观念所说的生病,往往较多地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营养学等角度找问题,如细菌、病毒、化学污染致病,机械对人体的损伤,营养不良引起体质衰弱等等。这种“无病即健康”的观念一直为许多人所持有,并且影响到医疗保健和卫生政策。然而,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发现,不仅上述因素会造成疾病,一切不良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长期的忧虑、悲伤、强烈的精神创伤、过于紧张的生活节奏等,对某些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一系列精神方面的疾病造成人们的痛苦及行为异常,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导致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从“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转变,出现了将躯体、精神和社会统一起来的健康观。基于这种认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该定义对健康”赋予新的内涵,这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与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有没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应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地说,没有一种病是纯粹自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因此,我们在考虑自身健康时,要注意身心两个方面的情况,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况、更高层次的适应和发展,是一种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状态。
2、心理
心理是人的思维、情感、能力等各种精神活动的总和,是高度有组织的物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个性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相互关系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表现出来的,反过来,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对心理过程又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3、“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主体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可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稳定的心理功能状态。这个定义包含着对心理健康内涵的以下四点认识:
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状态。
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体适应正常或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功能发挥受内外条件的制约。
二、心理健康与德、智、体、美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分弱点,其成长和发展就多一分限制和损失,其生活和事业就少一分成就和贡献。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智能素质、乃至身体素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高校德育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政治品质包括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思想品质指思想觉悟水平,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道德品质指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和倾向性。德育的这三个方面都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观点、态度、行为、稳定性、倾向性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在特定领域中的反映。事实证明,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准;而那些违法乱纪的人较多与其心理不健康有关联。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乐观地面对人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关心他人,遵纪守法,自觉承担社会义务,拥有协调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育是指发展智力的教育,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三个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与智力发展有敕于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在此前提下,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和谐的关系都有助于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活动潜能的开发。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优良。
体育是指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是大学生更好地发挥德、智作用的载体,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锻炼意志、转移消极情绪;而心理健康的人能吃苦耐劳,有顽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MX512灯光调光控制程序.doc VIP
- 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保水剂保水性能的比较-生态学杂志.PDF VIP
- 2019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B卷完好版解析〕_党政公选考试公共科目题库_公共科目真题_模拟试题.docx VIP
- 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x VIP
- 《有效复习》班队活动教案.doc VIP
- 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可打印.docx VIP
- 法医考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水泥胶砂保水率测定方法》GB_T 45002-2024.pdf
- USON介绍分析.ppt VIP
- 新学期小学英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