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征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反方参考整合解说.doc

电视征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反方参考整合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事例(用于论证支撑论点) 1.在三月中旬播出的一期《非诚勿扰》节目中,出现了一个叫刘云超的人,宣称自己刚过20岁,父母都是商人,他自己从事证券方面的工作,准备开一家餐饮店。刚过20岁就来求婚,值得这样公开招摇吗?再稍加分析便可知道,他20刚出头大学有没有毕业?就能从事哪一项证券方面的工作?如果真像他所说在从事证券方面的工作,试问刘云超是有超常专业才能的证劵“神童”,还是我们证劵业的从业门槛太低?我们且不说这个刘云超被网友同学揭发是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的学生,“身上穿的是35元的T恤”的真实与否,单就节目中,刘云超炫耀“个人银行存款有 600万元之多,拥有三辆跑车”,我们可以肯定,刘云超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啃老族,不仅如此,他还狂妄甚至略带“挑衅”地对女嘉宾说:“我交过的女友大致有七八个”更有甚者,在湖南台的一期节目中,一位“海归”男士炫耀自己的一大堆美金,电视制作人员还特意给出特写镜头;诸如此类,屡见不鲜,我们不仅要问,电视传媒究竟要给我们广大受众一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中,婚恋交友节目给年轻受众的恋爱、婚姻什么样的指引?难道不值得相亲节目的编导们好好想想吗? -----结论:电视征婚传播消极思想 2.同行之间的相互竞争是难免而又十分正常的,但是发展到尔虞我诈,捉对厮杀也就有点过分了。据知情人士介绍,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购买了英国相亲真人秀节目《带我走吧》(Take me out)的正式版权,江苏卫视与英国公司洽谈购买一事没有成功,干脆照搬照抄,悄悄模仿,再加上一些本土特色,不仅捷足先登,同样播出了,而且还坐上了收视率第一把交椅,为此,两家卫视的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将“侵权剽窃”的“官司”一直打到了广电总局。鹬蚌相争,何人得利?又如何不伤和气? -------结论:不良竞争,破坏文化市场秩序与和谐 3.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达100分钟。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4至14岁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1套的平均收视率2002年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个频道在这个时段就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节假日收看电视的儿童还会更多 -----------会影响青少年(试想青少年被铺天盖地的征婚节目淹没,会对心理造成多大影响!~) 4.近日,拥有国家一级演员荣誉的天津青年京剧团青衣刘桂娟通过微博透露自己受到某电视台征婚节目的邀请,让其配合节目组演一场假征婚。刘桂娟本人称“节目组说我可以吸引到成熟的成功人士,至于劳务费用则按照演出费支付”。 在刘桂娟受邀的同时,中国戏曲学院京剧新秀胡桐也微博透露自己曾受邀参加此类节目。对此,很多网友纷纷闻风而怒,希望给予彻底曝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也对此表示“真实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电视圈儿里好闹,养生节目亦如此,大医院的大专家都不断在节目中说连常人也知道的常识”,可见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日渐消失殆尽。 --------------虚假性 5.《非诚勿扰》争议女嘉宾朱真芳在网络上的外号叫“豪宅女”,这个非沃尓沃不嫁的女人,对男人的第一眼感觉,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鼻子闻的,要闻闻人家身上有没有“钱味儿”,还称自己的手只能给未来男朋友握,别人要握的话就要二十万。还用她那蹩脚的普通话说她要找“男人中的精英,精英中的人才,人才中的王子”,这话说的,实在是比凤姐还要凤姐。 ------------不良思想,扭曲的价值观 第二部分:理论性的话(用于充实辩论内容) 1.我们知道,新闻媒体在承担“党和政府喉舌,反映人民心声”重任的同时,还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社会道德、社会观念、社会价值、社会心理、家庭伦理、文化传统等方方面面,都必须观照兼顾,不能一味只重创收而不顾责任,尤其是已经普及深入到千家万户、影响力更大的电视媒体。况且电视媒体的创收不完全取决于收视率,而是媒体的诚信度。电视相亲节目的造假,恰恰伤害的就是电视媒体的诚信和美誉度。 我们也知道,“诚信”的原则,是社会发展进步、国家繁荣昌盛、企业赢得市场、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石;因此,对于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好,任何缺乏诚信的行为或过错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媒体为谋广告收益而忘却自己责任的事例真可谓比比皆是,别的不说,单说电视节目,曾几何时,以“中华鳖精”为代表的保健品广告曾经充斥屏幕、喧嚣一时,然而随着后来这类产品造假被戳穿,如今还能见到它们的踪影?很多人对“合作造林,首选亿霖”的广告语可能还记忆犹新,但对电视播出的名人代言广告信任度还剩多少?广大人民群众对电视台(包括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多年逐步建立起来的信任,正被媒体自身的行为一点一点地吞噬掉,因此造假的电视相亲节目所吸引的高收视率绝不会长久,而它对自身的伤害却是长期的、缓慢的,而且可能是致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