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调研试卷
时间: 120分钟 分值: 12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酝niàng( ) 浩miǎo( ) 编zuǎn( ) huò( )达
2.默写(10分)
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建《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八则)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
⑧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岳墓对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分)A.老师,因您的爱,我们如沐春风,激发出无限的潜能。B.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C.或者,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益求精、感人肺腑的诗句……D.教授们宣布说,所有科学上的问题最后都被亚里士多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4.下列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没有从小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1)第??????句,修改意见:(2)第?????句,修改意见:(分)(1)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图书馆—— 洗碗池—— (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 答:(3)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6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恰如一幅山村夜行图,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上阕从_______?和_______的感觉角度表现了乡村的景物特征,渲染出_______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因丰收而_______的心情。(4分).体会最后一句中“忽见”的表达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3题。(1分)(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服其精练。(乙)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是也。(选自欧阳修《归田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1)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________(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________(3)而制度甚精??????????________(4)世传浩惟一女????????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综合技能(第2版)PPT课件 基本护理技术-注射技术.pptx
- 高中数学:习题2:幂函数.doc
-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常用版).doc VIP
-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全八册】知识点总结 .pdf VIP
- LY_T 3314-2022 皂荚培育技术规程.docx
-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 .doc VIP
- 2025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VIP
-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1版.pdf VIP
- 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_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