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人的护理457742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高危因素有: 1.乳腺癌家族史。 2.月经初潮过早(<12岁),闭经过晚(>52岁)。 3.40岁以上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 4.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如高脂饮食、绝经后肥胖等。 5.另一侧乳房曾患乳癌、上皮增生活跃的乳腺囊性增生病。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期 最多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50%左右),其次是乳头、乳晕和内上象限。 (一)早期表现 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很清楚,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临床有明确的乳腺肿块时诊断并不困难,而早期乳腺癌往往肿块微小,不易触及,因此不能以肿块作为乳腺癌的唯一体征。不能轻视的早期体征:如乳腺腺体增厚,乳头溢液、溢血,乳头糜烂,皮肤轻度凹陷等。 (二)辅助诊断方法 乳腺照相、红外线扫描、B超、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 (三)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病、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结核。 (四)分期 国际抗癌协会TNM分期: 1.T 原发灶 T0 原发癌未查出 Tis 原位癌 T1 癌瘤长径≤2cm T2 癌瘤长径>2cm,≤5cm。 T3 癌瘤长径>5cm,炎性乳癌亦属之。 T4 癌瘤大小不计,但侵及皮肤或胸壁(肋骨、肋间肌、前锯肌)。 乳腺癌的国际TNM临床分期中的T代表原发肿瘤,是由肿瘤的英文Tumor的“T”来表示。它又可分为T0、T1、T2、 T3及T4。 ?????? T0:乳房内未扪及原发病灶。 ?????? T1:肿瘤最大直径为2厘米或2厘米。 ?????? T1a:与胸肌筋膜及胸肌无粘连。 ?????? T1b:与胸肌筋膜及胸肌粘连。 ?????? T2:肿瘤最大直径2厘米,5厘米。??? ?????? T2a:与胸肌筋膜及胸肌无粘连。??? ?????? T2b:与胸肌筋膜及胸肌粘连。 ?????? T3:肿瘤最大直径5厘米,或肿瘤为1个以上。 ?????? T3a:与胸肌筋膜及胸肌无粘连。 ?????? T3b:与胸肌筋膜及胸肌粘连。 ?????? T4:肿瘤不论大小,直接侵犯皮肤和肋骨、肋间肌、前锯肌。 ?????? T4a:与胸壁固定。 ?????? T4b:皮肤水肿,乳房表面皮肤有侵犯或溃疡(包括橘皮样),或同侧乳房表面皮肤有卫星状结节。 ?????? T4c:具有以上两者的特点。 三、转移途径 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为12年(6~20年)。自然生存时间约为26.5~39.5月。 (一)局部扩散 直接侵入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 (二)淋巴转移 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运途径扩散。主要途径: 1.癌细胞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胸导管(右侧淋巴管)→静脉血流→远处转移。 2.乳房内侧的淋巴液→肋间淋巴管→胸骨旁→锁骨上淋巴结。 3.逆行途径→对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肝、腹腔内。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约为60%, 4.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率为30%~35%。 。 (三)血运转移 最常见为肺、肝、骨。 乳腺癌患者临床确诊时约5%~15%已有远处转移 五、治疗 (一)乳腺癌治疗的进展概况 现代观念:乳腺区域内淋巴结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免疫作用,但不是癌细胞滤过的有效屏障,血液扩散更具有重要意义,即乳腺癌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应当针对乳腺癌好发血行转移的生物学特征而采取既治疗原发癌又兼顾控制转移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才可能更为有效地全面控制乳腺癌的发展。 由于观念的改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采用传统根治术者明显减少甚至放弃不用,而采取改良根治术尤其保留乳房的术式明显增多,从而使乳腺癌的治疗摆脱了单纯局部外科治疗而进入既根治癌瘤又兼顾保留功能和外观的综合治疗新时代。 (二)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1.手术适应症 符合国际临床分期的0、Ⅰ、Ⅱ及部分Ⅲ期而无手术禁忌症的病人。 五种术式 (1)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自88年以来<2.0%。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现基本废弃不用。 (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改良Ⅰ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 改良Ⅱ式(保留胸大小肌)。 (4)全乳房切除术。 (5)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保乳术) (三)乳腺癌的内科治疗 约1%~5%乳腺癌患者在就诊时即发现已有转移性病变。另外,在手术治疗后,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5年内仍将有2/3病人出现癌复发,如受侵犯的淋巴结达到或超过4个,则复发率更高。因此绝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内科治疗。 1.乳腺癌化疗 (1)辅助化疗 既往习惯认为乳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