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创新方案高考复习资料历史人民版配套课件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ppt

2014年创新方案高考复习资料历史人民版配套课件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则“倍” 有准备、有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4.清代主流学术原为考据学,晚清以后转变为讲求权宜的经世 致用之学。此转变的主因是 (  ) A.内忧外患加剧,学以致用思想兴盛 B.反清复明思想日盛,学者转学宋明理学 C.西学东渐,学者趋之如鹜 D.戊戌变法改科举,旧学已不能使知识分子入仕途 解析:原因要从时代背景上分析,联系晚清国际国内形势可知中国内忧外患加剧,才出现学以致用思想。故A项正确。 答案:A [通关锦囊] 1.掌握一条基本线索: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即形成于春秋战国,发展于西汉,成熟于宋明,批判继承于明末清初。运用一条基本理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儒学的发展与地位的变化是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2.把本专题与语文知识相结合,从熟悉的有关名篇佳作入手,更好地理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还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关注社会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儒家思想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深远影响。 1.正确认识自我,尊重自我——人职和谐的基础 2.充分了解职场,努力做到人职匹配 3.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选择最能发挥自己能力特长的职业。 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观点是: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只要进步,总有空间。 2.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目前所处的位置, 而是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 4.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 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  )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实质上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C  (2010·北京高考,节选)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述该著作的成就。 [思维流程] 1.审设问,明确阅读重点 本题共有两问,一是概括出张仲景从医时的社会背景,二是迁移教材内容答出张仲景的医学贡献。 2.定时空,锁定答题范围 由材料和设问可明确界定时空范围是中国东汉时期。 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 第一小问:首先阅读材料,明确当时瘟疫的流行以及医生追逐名利,缺乏应有的医德。 第二小问:较为简单,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4.读材料,获取有关信息 (1)略读材料,明确层次大意: 本题材料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叙述了东汉末年瘟疫猖獗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第二层则张仲景看到当时的医生惟利是图,第三层说明张仲景树立了治病救人的崇高志向。 (2)精读材料,细研关键语句: 东汉末年瘟疫流行,人口大量死亡。 当时的医生忽视医德,没有能够履行 医生的真正责任。 张仲景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立志从医,治 病救人,勤奋研究医术。 [参考答案] 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1.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 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 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 界的研究 [状元纠错本] [易误点提醒] 1.中国古代科技缺乏持久发展的动力 中国古代重视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说教,而忽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古代科技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