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作业环境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季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衰竭进行救治 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2.中暑的分型及诊断 按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 轻症 热射病 重症中暑 热痉挛 热衰竭。 ⑴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⑵ 轻症中暑 出现先兆中暑的症状,且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诊断为轻症中暑。 ①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②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 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 ③肛温升高达38℃以上。 ⑶重症中暑 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 3.中暑的治疗原则 (1)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仁丹、解暑片、霍香正气水。 (2)对热痉挛者,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 (3)对重症中暑者,应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 七、中暑的预防 2.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 A.钢水连铸 B.生产自动化 对热源布置的卫生学要求 A. 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 B. 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 C. 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D. 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 E. 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之间可设置隔墙(板),使热空气沿着隔墙上升,经天窗排出,以免扩散到整个车间。 F. 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 2.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 2.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 (2)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 可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隔热材料。 (3)通风降温: A. 自然通风 通过门窗、缝隙进行自然通风,高温车间必须把进风口和排风口配置得十分合理,充分利用热压和风压的综合作用,才能使自然通风发挥最大效能。 B. 机械通风 3.卫生保健措施 (1)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 A. 要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含盐饮料,3-5L/D/人,盐20g左右。 B. 膳食总热量应为12600-13860KJ,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4-15%,可补充维生素和钙。 3.卫生保健措施 (2)个人防护 A. 防护服:以导热系数小、透气性好的织物制成。如白帆布、铝泊制的防护服。 B. 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 C. 隔热面罩(喷涂金属铜、银)、铝膜隔热服(隔热、阻燃、通风)。 隔热服 隔热手套 隔热面罩 隔热披肩面罩 3.卫生保健措施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 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入署前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机能不全、持久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内分泌疾病(如甲抗)、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4.组织措施 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节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 低温对生理的影响 低温可引起体温过低,通常表现为体温低于35℃。最初阶段表现为不辨方向,冷淡,幻觉或兴奋。当体温进一步降低时,人可能昏迷,甚至死亡。在极端的低温下,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变慢,身体需要更少的氧气。 低温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有两种: 血管收缩 寒颤 在严酷的低温环境下,最常见的冷伤害是冻疮 低温对健康危害的严重性比高温小。虽然低温也会使人死亡,当体内温度降至28℃以下时,会危及生命,但很少发生。 对低温的适应 人重复地暴露于冷环境中,新陈代谢速率也会提高 技能、经验和健康状况对低温的的适应很重要 人体适应能力有限,做好保护工作才是关键 低温的主观感受 舒适或不适的感觉与皮肤温度有一定的关系 低温环境下的保护措施 使用手套 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半截手套 使用辅助加热器 取暖设施 暴露于寒冷中往往会有一个或几个相关的指标(像皮肤温度,手皮肤温度,身体核心温度,空气温度,工作绩效等〕超过合理的忍耐水平。当超过这些忍耐水平时,人应到取暖的地方(像暖和的房间〕暖和一段时间再进行工作。 USB供电的防寒手套 IT人士和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看到这个肯定会一下子叫出来,好主意啊!要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