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是一剂活血祛瘀的方药,补气活血通络。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舌暗淡,苔白,脉缓。本方所治证候,半身不遂,系由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遂变称中风。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行疏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为血之帅,本证中风半身不遂,一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二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治宜补气活血为法。气虚属脾,故方用黄芪120克补中益气为主;血瘀属肝,除风先活血,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水煎服。黄芪初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两剂服至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剂。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 活血化瘀养血经活络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 药---地龙∶通经活络。   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运用    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加减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   生黄芪党参苏子降气汤 【组成】 君药---紫苏子9克、臣药---半夏9克、前胡6克、厚朴6克、陈皮3克下气祛痰、佐药---当归6克养血温、肉桂3克温肾纳气、生姜两片宣肺药---甘草6克、大枣1个、调和诸药 【方歌】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懆姜随;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功能】 降气疏壅,引火归元,袪痰止咳。 【主治】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方解】 本方是治疗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剂。紫苏子 、半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为方中主药;厚朴、前胡、陈皮下气祛痰,协助主药治疗上实,肉桂温肾纳气治疗下虚,均为辅药;当归养血润燥,制约大队燥药伤阴的付作用,生姜宣肺,而应肺主宣降之性,为佐药;甘草、大枣调和诸药为使。 【辨证要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入肾,咳喘气急,痰稀白量多,呼多吸少,腰腿软弱,舌苔白滑或白腻。 【配伍特点】有补有行,有调有燥,治上顾下。 药物组成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君药---独活 9g(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 臣药组---秦艽 6g(祛风胜湿)  佐药--防风6g细辛6g桂心6g(温里祛寒,通利血脉)臣药组---桑寄生6g(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佐药--牛膝6g杜仲6g (益补肝肾、强壮筋骨)    臣药组---人参6g (补气健脾,扶助正气)    佐药--茯苓6g 当归6g 芍药6g 熟地6g 川芎6g(补养血气,扶助正气) 使药---甘草6g (调和诸药)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弱.病症分析:   风寒湿邪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   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主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为常用有效的方剂。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久痹而致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为辨证要点。2. 加减变化 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甚者,可减地黄,人参。3.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4. 使用注意 痹证之属湿热实证者忌用。桑寄生杜仲腰膝痛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酸枣仁汤是由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和甘草组合熬制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