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精品资料必修二.docVIP

2013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精品资料必修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精品资料必修二.doc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㈠ 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器、木器;晚期:耒耜(松土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奴隶社会:青铜器在农业生产很少使用,主要还是石器、木器 春秋战国:春秋晚期出现了铁犁牛耕;战国进一步推广 汉代:耦犁、一牛挽犁 汉代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曲辕犁 ㈡ 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集体耕种) 2、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即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3、土地私有制的 ㈠市的形成与发展 秦朝:秦统一货币、度量衡;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⑵汉代:①“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 ②对外贸易逐渐发展(丝绸之路)。 ⑶六朝:出现“草市”(农村集市)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施行经济管理。 ⑷唐朝:设有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类似银行雏形)和飞钱(类似汇票)。 “夜市”比较繁荣。 ⑸宋代: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打破坊市分区规定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②商业活动不再官府的直接监管; 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⑹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㈡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 1、主要商业城市: ①汉代:长安(东西有“市”九处)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②唐代:长安、洛阳;扬州、成都(扬一益二) ③宋代:汴京 ④明清时期:出现苏州等一批名镇 2、著名商帮: ①出现时间:明清时期 ②特点:按地域结成商人群体。 ③著名商帮:晋商和徽商 ④活动及其范围:他们从经营盐业发家,涉足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发展到从事金融活动(典当、票号)。其活动范围除境内外,远至海外地。 ㈢“重农抑商” ⒈出现时间:战国商鞅变法中,最早确立“重农抑商”的政策;后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 ⒉基本含义:重视农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 ⒊目的: 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安定人心,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⒋“重农抑商”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⒌影响: ①保护了小农经济,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 ㈣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⒈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根本原因②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盲目自大 ③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④日本倭寇侵扰和西方殖民者的扩张 ⒉含义: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⒊目的: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⒋影响:①闭关守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②“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⑴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 ⑵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⑶主要企业:方举赞,上海 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广东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 ⑷影响: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②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⑴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的解体(根本原因)⑵洋务运动的诱导⑶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㈢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⑴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加紧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实业家“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的推动 ③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⑵时间:甲午战争后 ⑶著名的民族企业:①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②荣宗敬、荣德生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 ⑷影响: ①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②为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㈠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 ⑴背景: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最主要的原因) ⑵“短暂春天”时间: 一战期间 ⑶概况: ①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 ②纺织业中心:由上海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大中心。 ⑷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⑸结果: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