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最新鲍鱼疾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
鲍鱼疾病防治技术资料大全
鲍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称为“海产八珍”之一。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鲜品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的足部肌肉很发达,约占软体部的40%,富含氨基酸,其中苏氨酸0.61(克/百克干品,以下相同)、缬氨酸0.96、蛋氨酸0.45、异亮氨酸0.68、亮氨酸0.86、苯丙氨酸0.40、赖氨酸0.74、组氨酸0.51、精氨酸0.90、天冬氨酸0.87、谷氨酸1.39、丝氨酸0.63、甘氨酸0.87、丙氨酸0.75、脯氨酸0.70、酪氨酸0.75、胱氨酸0.26,以谷氨酸的含量最高,我们平常食用的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因此,鲍的味道非常鲜美。
国外已把鲍软体部的提取物“鲍灵素”用于制药,对抑制肿瘤有一定的疗效。此外,鲍壳既是名贵的中药材(俗称“石决明”),还可作为装饰品和贝雕工艺的材料。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鲍的销售价格昂贵。据2002年的资料介绍,一只活的壳长12~14厘米(重量约250~400克)的澳大利亚产绿唇鲍,其售价为50。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15~580元/只);一只活的壳长约15厘米(重量约400多克)的日本产大鲍,其售价高达90~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40—830元/只)。我国产的壳长7厘米以上的活皱纹盘鲍,近几年来售价一直不低于350元人民币/公斤。
世界上主要产鲍国有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美国、墨西哥、南非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0)统计,1996年全世界鲍的自然采捕量约为9 996吨,其中最高为澳大利亚4 339吨,其次为日本1 941吨。我国近年来鲍的人工养殖产量增长很快,2001年全国鲍的养殖产量为7 662吨。
由于鲍的经济价值很高,世界各产鲍国十分重视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日本是世界上鲍产量较高、增养殖技术较发达的国家,苗种生产和放流增殖是其重点,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南非等国主要以自然采捕为主,最近几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红鲍的苗种生产,并且采用大型露天水池进行成鲍养殖。在墨西哥,除了把人工培育的鲍苗收容在笼内投放到海底养殖外,各地渔民还进行受精卵的放流增殖。
我国对鲍的利用,过去仅限于自然采捕。近20年来,从南方到北方都开展了鲍的人工育苗和规模化养殖。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一批具有先进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鲍育苗场和养殖场,每年都可生产出相当数量的鲍苗和商品鲍。我国的鲍人工育苗和养殖,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工艺和相当大的生产规模。
发展鲍的增养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适合鲍人工养殖和放流增殖的海域广阔,而且近年来鲍的增养殖技术正在不断提高,因此,发展鲍的增养殖事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1.细菌病
(1)病因与病症 多发生于幼鲍上足的上皮组织剥落和破裂,全身的血窦和神经鞘周围都是弧菌,外围神经迅速变性,引起鲍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
①用盐酸氯霉素25—50毫克/升的海水溶液浸洗0.5~1.0小时。
②用磺胺二甲氧嘧啶5%的海水溶液浸洗2~3分钟。
③用磺胺异啶恶唑1%~3%的海水溶液浸洗3~5分钟。
用上述药品处理后,将病鲍暴露于空气中干露10~15分钟,使药物充分渗入病灶后,再放回海水中。
2.真菌病
(1)病因与病症在鲍的外套膜、上足和足背面发生许多隆起,隆起内含成团的菌丝。病原体是真菌属的密尔福海壶菌。
(2)防治方法使用10毫克/升的次氯酸钠溶液杀死水中的真菌游动孢子,可起到预防真菌的作用。
3.派金虫病
(1)病因与病症病原体是顶复动物门的奥氏派金虫。病鲍的足、外套膜和闭壳肌内部或其表面有1~2毫米的脓疱,呈浅黄色或褐色,柔软,脓疱内含有脓汁,脓汁中有大量孢子和白血球。有的病鲍在血淋巴中真菌孢子长达l毫米的团块呈褐色,游离于循环系统中,发病时水温为20℃,盐度3%左右。
(2)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4.寄生虫病
(1)病因与病症假沟棘头线虫可从鲍的肠内到鲍的足腹部组织中穿孔移行,形成包囊,并在寄生处产生包状突起,使鲍的肌肉明显消瘦,降低了足部的附着能力,容易从附着物体上脱落而死。
(2)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5.气泡病
(1)病因与病症在鲍的上皮组织以下形成许多气泡。严重时不摄食,爬在附着基表面或池壁上方,附着力减弱,口部色素减退,齿、舌、外套膜和上足肿胀,上足变为鳞齿状。患气泡病的病鲍往往继发感染弧菌病而造成大批死亡。
气泡病一般多发生于单纯喂养人工合成饵料的室内池养条件下。当投饵量过大,残饵过多,换水量过小,容氧不足时,人工饵料在体内消化不良,发酵后在体内形成了气泡。
(2)防治方法发现气泡病,应立即改喂鲜藻类食物,清除池内残饵,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空白模板通用.docx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完整版)《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pdf
-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docx VIP
- 医院物业后勤化管理重点部位强化清洁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方案.docx
- 增量学习与类增长的融合.ppt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Siemens S7-1200 (煤炭工业应用)_(11).项目案例分析:矿井提升机控制.docx
- 课题申报书: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docx VIP
- PROE-Program程序设计全解析.doc VIP
- 2014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14J938.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