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基因治疗 7.1 基因治疗的概念和策略 7.2 基因治疗的载体 7.3 重要疾病的基因治疗 7.1 基因治疗的概念和策略 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方法,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水平是否异常,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1、内源基因的变异 2、外来生物的入侵 基因诊断常用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 PCR: 生物芯片: DNA芯片或基因芯片 基因测序: 血友病A基因诊断 病因:factor VIII 基因缺陷(碱基取代、缺失或插入等),使凝血因子VIII 无活性或不稳定,导致凝血障碍。 PCR扩增因子VIII基因 的18号外显子142 bp片段 Bcl I 限制酶:酶切位点在 基因内18号外显子3′端 电泳染色,分析片段的 家系分布,作出产前诊断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指以正常的基因替代或修补病人细胞中的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治疗分子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狭义) 广义: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疗的发展 美国,世界上开展基因治疗最早的国家。1990年9月14日,第一例正式批准的基因治疗实验开始进行,4岁ADA缺陷病人 2009年,佛罗里达大学三位患有Leber先天性黑矇(LCA)2型的遗传性盲患者 中国:1991年7月开始进行基因治疗临床实验,血友病B,Ⅸ因子治疗后浓度上升,出血症状减轻,取得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基因治疗: 生殖细胞(germ cell)基因治疗 体细胞(somatic cell)基因治疗:骨髓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肝细胞等,随机整合 7.1.1 基因治疗的途径与策略 基因治疗途径: 体外基因治疗(ex vivo):是将含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人体自身或异体细胞,经体外细胞扩增后输入人体。 体内基因治疗(in vivo):是将含外源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直接导入人体内。 已从单基因疾病扩大到多基因疾病,从遗传性疾病扩大到获得性疾病。 基因治疗的总体策略 1、基因矫正(修正)(gene correction):未实现 2、基因置换 (gene replacement): 3、基因修饰(增补)(gene augmentation): 4 、基因激活(gene activation): 5 、基因失活(干预)(gene interference ):反义核酸、核酶、RNAi 6 、药物敏感疗法:“自杀基因”的应用:旁观者效应 7 、免疫基因治疗 8、耐药基因治疗 7.1.2 基因治疗基本程序 ①基因诊断:利用多种基因检测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PCR扩增靶序列法和人类基因库搜寻法等对人体病变基因进行定位。 ②基因分离: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克隆、鉴定、扩增和纯化用于治疗的基因,并根据病变基因的定位,与特异性整合序列和基因表达调控元件进行体外重组。 ③载体构建: 病毒型载体:腺病毒、痘苗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反转录病毒载体等,它是基因治疗中使用的主要载体; 非病毒型载体:脂质体载体和多聚阳离子载体等。 ④基因转移: 体内疗法:病毒颗粒直接注射法、重组DNA分子直接注射法、呼吸道吸入法、基因枪转移法和电穿孔法等。 体外疗法:病毒转染法。 7.1.3 基因治疗的现状与问题 恶性肿瘤 64.6%,心血管8.9%,艾滋病7.9% 美国63.4%,欧洲27%,日本与澳大利亚1.1%和1.8% 基因治疗--理论和技术上的挑战 1.缺乏更多更好的治疗基因: 2.缺乏高效特异的基因导入系统:转移效率、特异性 靶向载体 3.治疗基因表达缺乏可调控性:包括空间上的可调控性和时间上的可调控性。 4.表达水平低 5.随机整合带来的问题 7.2 基因治疗的载体 7.2.1 逆转录病毒载体 7.2.2 腺病毒载体 7.2.4 单纯疱疹病毒 7.2.1 逆转录病毒载体 正链RNA病毒 5’ gag- pol- env 3’ (编码核心蛋白)(逆转录酶)(编码病毒包膜蛋白) 病毒感染细胞后,逆转录成双链DNA,整合在染色体上,以此合成病毒基因及RNA,装配成病毒颗粒。 逆转录病毒载体优点: 1、基因组小而简单,可随机整合 2、感染效率高 3、侵染范围广 4、原病毒稳定拷贝数低 5、对宿主细胞无毒副作用 6、10 kbDNA 缺点: 1、仅转染分裂期细胞;2、随机插入的风险 ADA-Gene + vector (逆转录病毒) 重组分子 患者T Ly C IL-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