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植物细胞与组织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绿体 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一种质体。分布在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扁椭圆形。 含有多种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叶绿素b,其次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核糖体?? 无膜的微小细胞器,由两个单位组成,核糖核酸(60%)和蛋白质(40%)。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称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 细胞液:液泡内所含的溶液,成分主要是:水,糖、有机酸、单宁、植物碱、无机盐、花青素等等物质。 植物细胞味道(酸、甜、涩、苦等)的来源。 花青素可使花、果实等器官呈现红、蓝、紫色,随细胞液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中性时呈紫色。 液泡的功能:具有调节水势与膨压(吸水与失水)和贮藏的作用。 核膜:双层膜,有许多地方愈合形成核孔(核内外沟通的通道)。 核仁:是核内一个或几个球状颗粒,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是合成核糖体的中心。 核质:是核仁以外,核膜以内的原生质。 核质可分为核液和染色质两部分。 第二节 原生质的化学成分和特性 胶体:0.001~0.1μm的粒子(胶体粒子),分散在其他物质中并处于稳定状态的体系。 原生质胶体的主要特性有: (1).亲水性 (2).凝胶作用 (4)溶胶和凝胶 溶胶:原生质为流动状态,称为溶胶。是液化的半流动状态,近似流体的性质。 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降低,水分减少时,胶粒连结成网状,而水溶液分散在胶粒网中,胶粒失去活动性,成为凝胶。 a.脂类分子 主要是磷脂,是两性分子,具有一个亲水的头部和两条亲脂的尾部,双分子结构平行排列,构成膜的骨架。 b.蛋白质 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c.糖类 参与细胞识别。 二、酶的概念和成分 (一)酶的概念 全酶 = 酶蛋白 + 非蛋白部分(活性基) (结合蛋白质) (蛋白质部分) (非蛋白质部分) 通常把与酶蛋白结合比较松、容易脱离酶蛋白,可用透析法除去的小分子有机物称为辅酶; 而把那些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紧、用透析法不易除去的小分子物质称为辅基。 辅酶和辅基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別,二者之间也无严格的界限,只不过它们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而已。 三、酶的作用特点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特别高,是普通催化剂的106-1013倍。 例如:在0℃时,1mol的铁离子1s内可以分解10-5mol的过氧化氢,而在同样的条件下,1mol过氧化氢酶能分解105 mol的过氧化氢。 2、专一性 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反应,并生成一定的产物,这种现象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受酶催化的化合物称为该酶的底物或作用物。 3、多样性 4000多种 4、易变性 酶是蛋白质,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高温、紫外线、剧烈震荡等任何使蛋白质变性的理化因素都可能使酶变性而失去其催化活性。 5、反应条件的温和性 酶促反应要求一定的pH、温度等温和的条件。 1、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超过最适温度时酶开始变性,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变性的酶就越多,超出最高温度,酶全部失去活性,这就是“温度三基点现象”。 多数酶的最适温度25-30、最低温度0、最高温度70-80 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pH值 酶是蛋白质,pH的变化会影响酶的催化活性的改变。 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快时的pH值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一般最适pH值为:4.0—7.0。 酶作为与植物生命攸关的重要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观察,发现一定的酶分布在细胞的一定部位,执行者不同的功能。 酶在细胞内的定向分布,使细胞的生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能有效、有序的进行。 1.图中有染色体___ 条,染色单体__ 条,DNA分子___个,同源染色体__ 对,分别是_________. 2.A包含___________. 3.在每个四分体中,有同源染色体___对,包含___条染色体,___条染色单体,___DNA个分子,____个着丝点。 植物组织类型和功能 周皮上有皮孔: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 树皮:多次周皮的积累 按功能之不同,相应地可分为: 吸收组织 同化组织 贮藏组织 通气组织 传递细胞 由生活细胞组成,细胞壁常在角隅部分增厚(不均匀),为初生壁性质。具有分裂潜能,参与木栓形成层的形成。 常见于双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