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Chapter2 Mendelian laws 讲课教师:罗玉秀 Email:lyxiu2@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重要的概念和统计学原理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两个定律在理论及实践中的意义。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离定律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第三节 遗传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 第四节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补充和发展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互作 Concerned concept Concerned concept P:亲本; ♀:母本; ♂:父本; ? : 自交 。 Concerned concept 第一节 分离规律Section 2.1 The Law of Segregation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五、基因分离的细胞学基础 六、分离规律的意义与应用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 (一)豌豆花色杂交试验 (二)七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 (三)性状分离现象 (一)豌豆花色杂交试验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1.试验方法 2.试验结果 F1(杂种一代)的花色全部为红色; F2(杂种二代)有两种类型的植株,一种开红花,一种开白花;并且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接近3:1。 P 红花(♀) × 白花(♂) ↓ F1 红花 ↓? F2 红花 白花 株数 705 224 比例 3.15 1 3.反交(reciprocal cross)试验及其结果 (二)七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 (三)性状分离现象 1.F1代个体(植株)均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隐藏不表现。 相对性状中,在F1代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而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2.F2有两种性状表现类型的植株,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另种表现为隐性性状;并且表现显性性状的植株数与隐性性状个体数之比接近3:1。 隐性性状在F1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了,在F2代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状分离(character segregation)现象。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 (一)遗传因子假说 (二)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 (三)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 (一)遗传因子假说 孟德尔在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遗传因子(inherited factor /determinant, hereditary determinant/factor)的概念,认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且每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显性性状受显性因子(dominant ~)控制,而隐性性状由隐性因子(recessive ~)控制;只要成对遗传因子中有一个显性因子,生物个体就表现显性性状;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成单存在。体细胞中成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 (二)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 分离规律(the law of segregation):(性母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配到配子中,配子只含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而杂种体细胞中,分别来自父母本的成对遗传因子也各自独立,互不混杂;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影响。杂种产生含两种不同因子(分别来自父母本)的配子,并且数目相等;各种雌雄配子受精结合是随机的,即两种遗传因子是随机结合到子代中。 (三)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 孟德尔利用其遗传因子假说、分离规律对性状分离现象进行解释,认为:F2产生性状分离现象是由于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 基本概念 (一)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互关系 (二) 纯合(homozygous)与杂合(heterozygous) (三) 生物个体基因型的推断 (一)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根据遗传因子假说,生物世代间所传递的是遗传因子,而不是性状本身;生物个体的性状由细胞内遗传因子组成决定;因此,对生物个体而言就存在遗传因子组成和性状表现两方面特征。 1909年约翰生提出用基因(gene)代替遗传因子,成对遗传因子互为等位基因(allele)。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概念。 基因型(genotype)指生物个体基因组合,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又称遗传型; 表现型(phenotype)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简称表型。 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