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不在于企业家的价值判断。而在于顾客的价值判断。顾客认为“有价值”,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对顾客的需求进行正确的分析,也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日]松下幸之助 几个基本概念 商品 经济学中商品的特点是有胜于无,否则被称为负商品(bads)。 商品的特点在于能够带来效用,但是更多的商品能否增大效用? 商品分为经济物品和自由物品(free goods)。经济物品的特点是多比少好,当人们想拥有更多的时候,稀缺性就出现了。因此,经济物品是稀缺性物品的技术名称。自由物品不具稀缺性。 “不同的”商品——识别“产品差异” 时间:不同时间的商品是不同的商品 空间:不同地点的商品是不同的商品 自然状态: 和自然状态有关联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质量: 广告宣传: 我们需要把产品差异细化到何种程度? 如果过于强调产品差异,那么所有的商品市场就都会形成垄断结构 出于简化的需要,我们往往把在消费者看来具有良好替代性的商品归入一类。 能够简化到何种程度,需要看具体问题所允许的误差范围。 商品空间 假设经济体中有n种商品,用xi表示物品i的数量,那么n种商品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商品向量,x=(x1,x2,…xn)。这个向量也可以称为消费计划或消费束。 设定商品数量只能取非负的实数才有意义,即xi∈R+,那么所有的商品向量构成了商品空间,表示为 ,那么也就有x=(x1,x2,…xn) ∈ 。 消费集(consumption set) 又称选择集(choice set) ,是指消费者在所处的环境施加的技术和制度约束下可能消费的消费束的集合。它反映了商品空间中消费的技术和制度上的可能性。 如果技术和制度没有施加更多限制,那么消费集就是商品空间。一般来说,消费集是商品空间的子集。 为了使分析有意义,我们往往假设消费集是非空、闭集、凸集。 非空的限制是为了保证分析有意义。 闭集是技术上的要求。 凸集的含义是:任意两个消费计划的任意的线性组合仍然包含在该消费集内,也就是说,消费者总是可以选择两种商品组合的组合,这种组合意味着消费者在进行替代选择,因此凸集保证了替代选择的可能性。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产品的价格。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 消费者的收入。正常品与低档品 相关产品的价格。 互补商品---- 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 VCD机X与影碟Y PY 与QX 呈反方向变动。 替代商品----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满足同一种欲望。 牛肉X与羊肉Y PY 与QX 呈同方向变动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数量。 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买涨不买跌 需求曲线 个人的需求曲线 - 消费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所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其它条件不变。 需求量与需求的区别: A 需求量表示一特定的点; 需求则是一系列点的组合。 B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移。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曲线 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问题:如何从个人需求曲线得到市场需求 曲线? 市场需求等于所有个人需求之和,市场需求曲线由个人需求曲线横向加总得到。 连带外部效应 事实上,一个人的需求可能会受到购买这一商品的其他人的数量的影响。这种情况就称为连带外部效应(network externality)。 连带外部效应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如果一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连带外部正效应(positive network externality)。 若出现相反的情况,就是存在着连带外部负效应。 攀比效应(Bandwagon Effect) 虚荣效应(snob effect) 如果连带外部效应是负的,那么,就存在着虚荣效应。 虚荣效应是指拥有唯我独尊的、独一无二的商品的欲望。 拥有虚荣商品的人越少,该商品的需求就越大。 需求的变动广告与消费者偏好 需求函数与需求的变动互补品的价格 生产三要素 生产目标:有目的活动 生产手段:借助创造的工具 生产结果:必须产生满足人们欲望的效用 生产和供给 生产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厂商生产能力达到的最大限度产量。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 供给量并不是指生产者实际卖出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也不是指生产者的生产欲望。 供给---能力与愿望的统一 影响供给的因素 产品的自身价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