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3.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 依题质疑,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习释疑 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 (朗读课文1-2段。)(1)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 (“毛色发亮”;“这头驴是唯一的财产,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 (“毛色难看”;“惊慌失措”……)(2)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3)认真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喜爱,驴被换后的惊慌失措及又气又急。 2.疑问二:怎样审驴?(精读3~9自然段。)(1)边读边做做批注。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问。 (2)集体交流,汇报自学所得。在汇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①“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明包公经过思考,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②“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基础。 (体现包公威严、胸有成竹、沉着,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③“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理解“闻所未闻”这一词义,并体会包公断案的神奇,同时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④“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狠狠打驴,可见包公做事果断,成竹在胸。 (注意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3)小结“包公审驴”这一部分。说一说包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影响,怎样评价他。 3.疑问三:得驴 (粗读精读10~11自然段) 小结能成功找到驴的原因。 包公审驴 为什么审 怎样审 结果怎样 (起因) (经过) (结果)换驴----------------- 审驴-------------- 得驴 作业 搜集包公审案的故事,开个“智谋故事会”。 人物简介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辽)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 * 换驴----审驴----得驴 为什么审驴? 怎样审驴? 结果怎样?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