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RI: 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和多方位成像 是前列腺癌最佳影像学诊断技术 常规MRI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低 最佳前列腺癌检查方法-- MRI多序列联合成像技术 MRI检查准备及要求 患者准备和体位: 患者适度充盈膀胱。患者取仰卧位 场强和线圈: 1.5TMR若联合使用直肠内线圈和体部相控阵线圈能够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及PCa局部分期的准确性 3.0TMR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能够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可不必使用直肠内线圈。 扫描视野: 小视野:高分辨率,主要观察前列腺和精囊。 大视野:盆腔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MRI扫描方案 前列腺MRI常规扫描方案: T1WI+T2WI(及T2压脂序列)+DWI 前列腺MRI最佳扫描方案: T1WI+T2WI(及T2压脂序列)+DWI+DCE-MRI 适用条件:常规扫描无其他异常的可疑PCa患者,以及穿刺活检阴性患者 多序列联合应用—前列腺癌诊断 常规扫描序列--T2WI压脂序列 DWI序列(多b值扫描) 动态增强 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90%以上 前列腺---正常解剖 板栗状或核桃状 前列腺基底部与膀胱底部相邻 尖端与尿道外括约肌相邻 前方耻骨联合后间隙的结缔组织 后为前列腺会阴腱膜与直肠相邻 外侧提肛肌 前列腺---正常解剖 分腺体与非腺体 腺体:外周带(70%)、中央带(25%)、移行带(5%) 非腺体:尿道前部的纤维肌肉带及尿道 前列腺癌在T2WI序列表现 T2WI序列:外周带高信号中出现局灶性低信号---细胞密度增加,腺管结构消失 T2WI序列呈低信号 需要与前列腺癌鉴别: 前列腺炎 出血 穿刺活检 治疗后 单独使用T2WI序列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54%和46% 2、前列腺癌在DWI序列表现 DWI序列: 是能在活体中评价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检查。当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组织的扩散特性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在分子水平反应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前列腺癌-局部腺上皮的正常分泌功能破坏,局部被增殖癌细胞代替,局部细胞密度增加,水分子扩散受限,在DWI序列大多呈高信号表现。 单独使用DWI序列前列腺癌诊断敏感性达90%以上 在DWI序列呈高信号 需与前列腺癌鉴别 前列腺结核 前列腺脓肿 单独使用亦可能误诊,并且ADC值同样前列腺癌与一些非癌组织仍有部分重叠 3、前列腺癌在动态增强(DCE)表现 基础:前列腺血供丰富,血流动力学情况复杂,并非均一的实质性器官,不同解剖区域的血供及灌注状态不同,病理状态下的改变也复杂多样 前列腺癌早期强化明显 炎症早期强化较轻,中晚期强化明显 前列腺增生强化模式与前列腺癌强化部分重叠 动态增强曲线分型: 持续缓升型(流入型):良性增生 缓升平台型(平台型):良、恶性 速升平台、缓降型(流出型):恶性 MRI多序列联合应用可以弥补各自的缺点,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 MRI多序列联合应用 早期诊断、准确分期、疗效评价 患者 男 63Y 反复尿频尿急4年 TPSA: 38.06ng/ml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 动态增强 ?正常前列腺中央带与外周带灌注有差异 但均为上升型逐渐强化 (a)前列腺中部水平的逐层病理切片(放大倍数,×1;HE染色),左叶外周带的侧方和中央及右叶移行带显示了癌肿组织(黑线和黑点)。(b)T1WI平扫图象,显示了四个感兴趣区,根据病理结果为癌组织(1),外周带的正常组织(2),中央区的内三分之二的正常组织(3),中央区的外三分之一的正常组织(4)。(c)b图中4个感兴趣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x轴,时间s;y轴,信号强度,arbitrary units),癌组织的wash-in率是9.7au/sec(1),外周带正常组织是2.1au/sec(2),移行带内三分之二的正常组织是4.3(3),移行带内三分之一的值是1.3au/sec(4)。(d)MR参数图,参数图与病理发现一致。 MR在前列腺癌最重要的临床应用 最重要的临床应用:早期发现、分期 (通过形态、范围、信号强度) MRI对前列腺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前列腺癌分期与MR有关表现 突破包膜 神经血管束侵犯 精囊腺侵犯 膀胱侵犯 直肠侵犯 盆底肌侵犯 淋巴结转移 骨转移 正常包膜 男,62岁,TPSA:2.66ng/ml;FPSA:0.334ng/ml;CPSA:2.33ng/ml;PSA(F/T):0.12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 正常神经血管束 神经血管束侵犯 突破包膜 突破包膜 * * MRI多序列成像在前列腺癌的应用 广东省中医院 影像医学部 刘玉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6年袋鼠数学竞赛-四年级.pdf VIP
- GB51309-2018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 高磷血症健康教育.pptx VIP
- 康复科疾病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docx VIP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信通院、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数据库产业图谱(2025).pptx VIP
- 2025年护理三基考试题库库护理三基考核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莫奈及其代表作》课件.ppt VIP
- 华业香料上市可行性分析.pdf VIP
- PDA TR29(中英文)-2012清洁验证的考虑要点.pdf VIP
- 保健功能评价方法--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