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病变的MRI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髓病变MRI 鞠志国 正常骨髓 骨髓是人体最大的造血器官,正常骨髓封闭于骨髓腔内,约占体重的4-6%,呈胶冻样或海绵样。按其功能与成份可分为黄骨髓和红骨髓。 黄骨髓无造血活性以脂肪组织为主。 红骨髓是具有造血活性的骨髓,主要由造血组织 和血窦构成。 正常骨髓 骨内红骨髓及黄骨髓的分布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红、黄髓分布亦不相同,人体的红黄髓分布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胎儿时期红骨髓充满骨髓腔,出生后即开始由红骨髓向黄骨髓转化,转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大约25岁左右,人体内红骨髓主要集中在中轴骨(颅骨、胸骨、脊柱和骨盆)及股骨和肱骨的近侧干骺端,其余部分均为黄骨髓取代,达到成人型骨髓分布模式。 “正常骨髓”:正常个体骨髓造血组织含量随年龄而改变。生命的第一个10年,平均骨髓细胞成份是79%,而在70岁以后仅为29%。在生命的前30年中,大于一半的骨髓是由造血细胞组成的。在这期间,造血组织数量逐渐减少,伴有脂肪细胞增加。40~60岁,造血细胞的数目相对稳定。 恶性浸润 “骨髓肿瘤”:骨髓肿瘤包括Ewing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恶性淋巴瘤和骨髓瘤。均为灶性溶骨性破坏,组织学上均为弥漫分布,形态较单一的小圆形细胞,故又将这类肿瘤称为骨的小圆细胞瘤。 骨 髓 瘤 系“浆细胞异常”分三种类型: (一)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内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又称浆细胞骨髓瘤。国外占原发恶性45%,国内5.24%。41~60岁。红骨髓部位好发。为多骨病变。单骨少见,后者大多数最终发展为多骨。50%病人本一周旦白阳性。骨髓穿刺浆细胞数量20%。组织学为弥漫单一的浆细胞,呈弥漫性、局灶性、间质性分布。 (二)骨硬化性骨髓瘤:浆细胞增生伴骨硬化性病变,浆细胞数少于10%。常有多器官受累:多神经病、器官肿大、内分泌病和M蛋白、皮肤改变,即所谓的POEMS综合征/非硬化区病变可显示典型的骨髓瘤细胞浸润。血细胞常增多。 (三)浆细胞瘤:又称孤立性骨髓瘤:很少见,不同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的弥漫性增生,是发生在骨或软组织的单一浆细胞病灶。病人年轻,发展缓慢,高峰年龄50-60岁。组织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浆细胞组成,血管非常丰富,伴有少量的间质成份。穿刺不见异型降细胞,血中M蛋白不高,尿本一周旦白阴性,三年内无多骨病变。 白血病 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系造血细胞(主要为白细胞类型)某一克隆被阻滞于某一分化发育阶段在造血器官中异常增殖的结果。病变主要累及骨髓、肝脾及淋巴结。在外周血中常有白血病细胞出现。 (一)发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白血病居恶性肿瘤首位。在我国急性白血病(AL)多于慢性白血病(CL),3.8:1,不论AL或CL均以粒细胞类型居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见于老年人。 (二) 分型:传统分型:依据病程、白细胞分化程度和类型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 1.AL:病情急、重,一年以内,细胞分化差(原始+幼稚早期阶段) 2.CL:轻、缓,一年以上,幼稚晚期+成熟阶段)。 急、慢性白血病均分为淋巴系与髓系(ALL/CLL;AML/CML)。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白血病70~90%有骨骼系统异常(X线片),其改变是广泛播散。慢性白血病极少引起骨破坏性改变。 (三) 组织病理学: 1.基本病理改变:白血病细胞增生和浸润,主要在造血系统:骨髓、外周血、肝脾淋巴结。 2.骨髓改变:红髓高度增生,长骨中的黄髓被红髓所代替。部分小的不规则造血灶残留,骨小梁减少或消失。 ⑴白血病细胞增生可分增生型、低增生型:A、增生型:绝大多数为此型,造血组织面积约占90%(正常人则为40~60%),髓腔正常结构破坏,被白血病细胞广泛浸润,脂肪细胞近于消失,静脉率崩解。有患者除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外,髓内纤维组织或巨核细胞病理增生。而致“干抽”,此种情况以AML多见。另一种情况为非一致性浸润,以ALL较为常见,白血病细胞排列较松散,其内有残存的造血及结缔组织成分。B、低增生型:主要见于某些老年人,显示骨髓有核细胞减少,脂肪增多。 ⑵ 白血病细胞浸润特点:A、白血病细胞呈片状,或聚集呈团状,或弥散润。以骨小梁旁白细胞更为密集。骨小梁被白血病细胞破坏。AML主要局限于骨小梁及血管周围,以后逐渐波及整骨髓,而ALL起始即为弥漫性浸润。B、多数白血病患者髓内纤维组织可有不同程度增多,少数AL和CML髓内可有纤维化改变,通常出现在疾病后期。C、白血病治疗缓解后,骨髓造血结构逐渐恢复,红系则明显增生,沿骨小梁产生新生骨或大量成骨细胞。在治疗成功的患者中,脂肪细胞再生,随后是正常造血细胞再生,红细胞系最先恢复,随后依次是粒细胞、巨核细胞。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cu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