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法实务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书目(Reference Books): 教材:(Teaching material) 1、沈达明、冯大同主编的《国际贸易法》 2、陈安主编:《国际贸易法》 3、赵承璧主编:《国际贸易法律》 4、周汉民主编:《国际贸易法》 5、王传丽主编:《国际贸易法》 6、姚梅镇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 7、曹建明主编:《国际经济法》 8、左海聪:《国际贸易法学》 著作类:(Class work) 1、Kennedy :《CIF与FOB合同》(郭国汀译) 2、英国霍克:《国际贸易法》 3、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 《出口贸易》 4、杨良宜:《国际货物买卖》 5、曾令良:《世界贸易组织法》 第一章 绪论 一、国际贸易理论(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国际贸易的动机和目的理论: 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忽视了国家与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购买美国货条款? 二、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和渊源 国际贸易:货物、技术、服务贸易(Goods, technology, services) 三、国际贸易法发展 四、国际贸易法与国际商法的关系 五、国际贸易法主体(subject) 六、国际贸易法的基本原则 七、国际贸易法的研究方法 国际货物买卖法 国际货物运输法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海上运输 多式联运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 海关法 商品商检法 国际贸易支付与结算法 国际技术转让法 国际服务贸易法 国际贸易行政管理法 国际贸易诉讼与仲裁法 第二章 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商业惯例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 一、国际货物买卖的外国法 (一)外国国内法 1、英国货物买卖法 2、美国的统一商法典 3、德国、法国的民法典 (二)中国法律 1、民法通则 2、合同法 3、其他法域的法律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一、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两个公约( ) 1、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72.8.18生效,8国)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72.8.23生效,7国) 二、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 (一)公约的介绍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1988.1.1生效,2012年9月13日止共78个缔约方,具体见:/uncitral/zh/uncitral_texts/sale_goods/1980CISG_status.html 这是我国进行对外货物买卖业务最重要的国际条约。 该公约于1980年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通过,于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统一的法律规则。该公约体现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之间的平衡,考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利益和要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好评和重视。 由于公约本身是在两大法系的冲突和协调中诞生的,难免有一些规定偏于概括和模糊,在适用过程中容易引起歧义。一些难以统一的问题,公约予以回避。 我国政府对公约的贡献:公约序言基本上采用我国代表团的提议 公约的目的:采用统一规则、消除法律障碍,促进贸易发展。 公约的解释原则:第七条:按照公约的国际性、统一性和诚信原则解释公约。不能用本国法的概念、含义来解释公约的规定。 我国政府对该公约的态度 我国《对外经贸部关于执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应注意问题》: 自1988年1月1日起,我国各公司与公约缔约国公司达成的货物买卖合同如果不另做法律选择,则合同规定事项将自动适用公约的有关规定,发生纠纷或诉讼也得依据公约处理。 但各公司也可以根据交易的性质、产品的特性以及国别等具体因素,与外商达成与公约条文不一致的合同条款,或在合同中明确排除适用公约,转而选择某一国的国内法为合同适用法律。 该公约并未对解决合同纠纷的所有法律问题都作出规定,对公约未规定的问题,我国公司应在合同中作出规定,或选择某一国国内法管辖合同。 对于当事人没有规定的事项、也没有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的,法院应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来确定合同所适用的法律。 问题: 1、如何理解“如果不另做法律选择”? 2、买卖合同中“在中国仲裁”之类条款,是否属于另做法律选择? 3、如何理解最密切联系原则?哪些关系属于最密切? 4、一项合同,是否可能同时适用两个国家的法律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