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镇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VIP

卧龙镇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卧龙镇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卧龙镇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根据《平泉县2011年新民居示范村和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农村主体,节约土地等原则,积极推进我镇新型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切实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现将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先后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蒋宝维、孙立良同志为组长的中心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刘文成副镇长专门负责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工作。镇村两级干部,对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工作及相关政策积极宣传,广泛发动,按照村民议事程序“一事一议”对我镇新民居和中心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 二、新民居与中心村建设基本情况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新民居建设的重点是沙坨子新民居、八家新民居与杏树园子新民居扫尾工程、启动大庙中心村建设。 (一)沙坨子新民居 沙坨子村位于卧龙镇政府所在地,属于“卧龙新城”建设中心区域,距平泉县城中心城区9公里,平双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所辖5个自然村。新民居位于沙坨子村二龙山脚下,新民居建设用地东至高家沟居民区,西至平双公路,北至水渠,南至高家沟旱河。沙坨子新民居规划占地77.25亩,总建筑面积6860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5996万平方米;配套公建建筑面积12612万平方米。新民居整体建筑分为6层单元式、3层单元式、3层联拼式和商业楼,容积率为1.33,入住455户,总投资9600万元。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尽扫尾阶段,共占地30亩,建设房屋130套,电力、通讯基本完成,排污等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正在立项中。 (二)大庙中心村建设 大庙中心村包括大庙村、娘娘庙村、安杖子村等三个行政村,总面积79.06平方公里,5066口人。中心村建设选址在大庙村,具体位置为大庙小学至水库淹没区之间区域,包括大庙村现有街区及一侧220亩土地,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大庙中心村建设分三期进行,规划占地总面积880.5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1932户。今年开工建设第一期,占地215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分为二、四、六层建筑。 去年5月份完成大庙村地形图勘测,6月份聘请承德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大庙村村庄规划》及相应的产业规划,10月完成大庙村、娘娘庙村、安杖子村通村公路建设,12月份完成征占地工作,共涉及186户群众、220亩土地。今年三月份,垫资建设方承德鑫圣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已完成现场勘测,并委托资质机构设计方案。3月23日上午,大庙村委会与承德鑫圣龙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施工合同,4月份开工建设。 目前一期共征地125.912亩,拆迁食用菌大棚9个,共4457.03㎡,补偿金额353450.8元;水泥圈井2个,补偿金额为4240元;食用菌看护房1个,36.55㎡,补偿金额3482元;厕所一个,补偿金额1080元,食用菌大棚、水泥圈井、大棚看护房、厕所补偿款已发放到位,拆迁工作已经完成,征地补偿款也已到位,待各组分配方案确定下来以后即告发放。 (三)八家新民居 八家新民居自2009年开工建设至今,全部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装修已到扫尾阶段预计十月末完工;水、电、讯、供热配套齐全、排污管道新民居内已铺设完毕,与县城主管道(新民居-八家板厂)连接工程正在立项。共建独门独院房屋195套,商业两层连体式房屋15套。目前村民入住率60%。 (四)杏树园子新民居 杏树园子新民居去年主体工程以完成,共建房屋408套。供水、通讯、供热以配套,排污管道已于县城主管道并网。目前高压电架设正在预算中、村民入住70多户。今年在新民居西侧建设商用一层平房面积约600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中。 三、存在的问题 1、建设用地征占、审批难。对中心村的建设用地若是农用地的,要征占承包人的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受“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制约,土地在一家一户手中,很难协调到位。在审批方面仍有不少政策层面的障碍,导致中心村建设速度缓慢。 2、建设资金筹集难。中心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心村建设不能像城市开发形式去运作,又不能提前收取住房户的费用,启动资金较难,更不能谈基础设施建设了。 3、旧村补偿标准低,影响具体操作。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低,群众难以接受,不愿拆迁,土地置换难以实现。 4、部门多协调难。 中心村建设涉及到国土资源、规划建设、交通、水利、电力、林业等多个部门,部门设计施工随意性较大,缺乏协调。 5、建房后管理难。房子竣工后,由于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村民在路灯、环境、卫生、排污等公共设施的管理和费用承担上,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大多认为无法承担这方面的费用,这是村集体应该考虑的事。同时,中心村建设村民的身份介于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生活方式和习惯不等同于城市和农村人群。 6、产业支撑不足。目前我镇农业仍是一个以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