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反射评定技术.pptVIP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断可产生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如周围神经、脊髓前根、后根、脊神经节、脊髓前角、后角、脊髓后索的病变。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个重要体征。肌肉本身的病变也影响深反射,如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等。病人精神紧张或注意力集中于检查部位,可使反射受到抑制,此时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克服,如让病人主动收缩所要检查的反射以外的其他肌肉,如检查下肢反射时,两手四指屈曲后互相牵拉。深昏迷、深麻醉、深的睡眠、大量镇静药物、脑脊髓损害的神经性休克期也可使深反射消失或减弱。 (二)深反射增强 锥体束在正常情况下对深反射的反射弧起抑制作用,深反射增强是一种释放症状,见于反射弧未中断而锥体束受损伤时,故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深反射的增强常伴反射区的扩大,即刺激肌腱以外区域也能引起腱反射的出现,如叩击胫骨前面也会引起股四头肌的收缩。神经官能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病人虽然反射可较灵敏,但并无反射区的扩大。 深反射增强伴随表现 深反射增强的病人常可出现阵挛(clonus)、霍夫曼(Hoffmann)征、罗索利莫(Rossolimo)征等体征,以往看成是病理反射, 近年来认为它们不过是深反射增强的结果。虽然在正常人亦偶可出现,但多见于锥体束损害,仍属重要的锥体束征 。 常见的深反射 反射名称 检查方法 反应 下颌反射 轻叩微张的下颌中部 下颌上举 肩胛反射 叩击两肩胛之间 肩胛骨向内移动 二头肌反射 叩击置于二头肌腱上的检查者手指 肘关节屈曲 三头肌反射 叩击鹰嘴上方的三头肌腱 肘关节伸直 桡骨膜反射 叩击桡骨茎突 肘关节屈曲、旋前和手指屈曲 膝反射 叩击膝盖下四头肌腱 膝关节伸直 跟腱(踝)反射 叩击跟腱 足向跖面屈曲 七、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中枢神经有损害时才发生的异常反射,但在灵长类及1岁以下的婴儿则是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或锥体束的发育成熟,这些反射被锥体束抑制,当锥体束受损,抑制作用解除,这类反射即又出现。习惯上,病理反射系指巴彬斯基(Babinski)征。 临床意义 巴宾斯基征是最重要的锥体束受损害的体征,检查方法同一般跖反射,但拇趾不是跖屈而是背屈,亦称跖反射伸性反应,有时见其他各趾呈扇形外展,但这不是巴彬斯基征的必要条件。反应强烈时髋、膝部亦屈曲,或不需刺激而足趾自发地呈现本征的姿势。1 岁以下婴儿由于锥体束未发育成熟,本征阳性,昏迷、深睡、使用大剂量镇静剂后,锥体束功能受抑制,本征亦呈阳性。 常用的有 Chaddock 征、 Oppenheim 征、Gordon 征以及上述的霍夫曼征和罗索里莫征,且已成为常规检查项目。 常用的病理反射 名称 检查法 反应 巴彬斯基征 用针在足底外侧自后向前划过 拇趾背屈,其余各 趾扇形散开 欧本海姆征 以拇指用力沿小腿胫骨自上而下擦过 拇趾背屈 高登征 用手捏压腓肠肌 拇趾背屈 夏道克征 用针划过足部外踝处 拇趾背屈 常用的病理反射检查方法 Thank you! (八)阴性支持反应 (Negative Supporting Reaction) 检测体位:帮助病人成站立位。 诱发刺激:使之成自我负重位。 阴性反应:由于阳性支持产生的伸肌张力缓解,允许成跖行足(即踝关节90°)和下肢屈曲。 阳性反应:伸肌张力未缓解,阳性支持持续存在。 解释:正常反应是伸肌张力充分缓解,并允许屈曲;异常反应是超过8个月阳性支持反应仍存在。4个月后负重下肢的过度屈曲也是异常的。 三、中脑水平 (一)调正反应(Righting Reactions) 调正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不包括大脑皮质。调正反应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5岁末时消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