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理论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薇:宏观经济学 * 简单投资乘数效应图示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在有政府起作用的三部门经济中: c+i+g=c+s+t 宏观均衡条件:i+g=s+t t:定量税(税收不随收入而变动) 实例:c=1600+0.75yd t=800 i=1000 g=2000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三部门经济中: y=c+i+g=a+b(y-T)+i+g T为定量税 解得: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一、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是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定义:kg=?y/?g 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有g变导致y变。g1?g2时,y1?y2。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二、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是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分类: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税收(定量税、税收绝对量)乘数如下: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三、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的比率。 谢薇:宏观经济学 * 四、转移支付乘数 有了政府转移支付之后, y=c+i+g=a+b(y-T+tr)+i+g , T为定量税,tr为转移支付 同理,解得: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五、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是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此时,政府预算是平衡的。 由于?g =?T,所以 变形得,政府平衡预算乘数 kb=1 谢薇:宏观经济学 * 案例阅读:国防支出与经济 通过分析美国国防预算对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政府购买乘数的作用。 谢薇:宏观经济学 * 20世纪80年代前期里根执政时,美国国防开支急剧扩张,国防预算从1979年的271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1987年的409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5%。 国防建设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强的刺激作用,帮助经济走出了1981—1982年的衰退,并且推动了80年代中期经济景气的形成。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从1990年开始,美国加快了对国防开支的削减。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防开支已经被削减到低于GDP的5%的水平。这时乘数的作用就相反了,削减国防开支导致90年代初产出增长缓慢. 从飞机制造业来说,从1990年到1993年,至少损失掉170000个工作机会。而且,老布什并未使军工企业成功转型。 谢薇:宏观经济学 * 问题: 说明政府购买乘数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 谢薇:宏观经济学 * 参考答案 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产品的需求,从而使得所购买商品增加相同的数额。这种商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政府购买引起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 谢薇:宏观经济学 * 本章小节: 谢薇:宏观经济学 * 复习思考题: 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若现期GDP 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 ) A. GDP 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 B. GDP 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 C. GDP 处于均衡水平;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答案: B * 谢薇:宏观经济学 * 储蓄函数公式 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 即s = y - c 以s代表储蓄,以y代表收入,公式为: s = s(y) (并满足条件ds / dy > 0) 谢薇:宏观经济学 * 线性储蓄函数 储蓄与消费相对应,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 s = y - c 线性消费函数:c = a + by s = y -(a + by) s = - a + (1-b) y (1 > b > 0) MPS为一常数(1-b) 和纵轴的交点的含义? 谢薇:宏观经济学 * 当储蓄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时: MPS将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且有递增的趋势。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不论MPS是常数还是变数,它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 如果MPS小于零,便意味着收入增加时人们的储蓄反而减少; 如果MPS大于1,则意味着收入增加时储蓄的增量大于收入的增量。 这两种情况与现实相距较远,不符合人们的经验。 因此,有: 1 MPS 0 MPS的特点 谢薇:宏观经济学 *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1.平均量的关系 对收入来说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为互补函数, 即: y = c + s 如果在该式两边同除Y有 y/y = c/y + s/y, 即: APC + APS =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