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苏教版教案:必修3第二单元第10课离骚(节选)
10 离骚(节选)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感、忧民意识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2.能够准确理解屈原诗中的“香草”“美人”的比喻义,把握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他留存下来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2.探寻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它是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创作于流放中。《史记》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报任安书》里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不管如何,《离骚》属于屈原志不得申,又心系国事的忧愤之作是不争的事实。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苗裔(yì) 揆(kuí)
搴阰之木兰(qiān pí) 肇锡(zhào)
扈江离(hù) 辟芷(zhǐ)
骐骥(qí jì) 朕(zhèn)
孟陬(zōu) 兮(xī)
(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3.通假字
(1)肇锡余以嘉名(同“赐”,赐给)
(2)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幽僻)
(3)来吾道夫先路(同“导”,引导)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1)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喻指君主。 今义:美貌的女子。
(3)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递相更替。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4)恐年岁之不吾与
古义:时光,岁月。 今义:年纪,年代,年成。
6.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词活用作动词。名:取名;字:取字)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质)
(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名词作状语。朝:在早晨;夕:在晚上)
(4)不抚壮而弃秽兮(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秽恶之行)
(5)纫秋兰以为佩(动词活用作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
7.特殊句式
(1)肇锡余以嘉名(介宾短语后置句)
(2)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
1.屈原自叙家世、生日、名字,有何意图?
提示:意在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既表现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又说明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出身不凡,降生时刻也不凡。自己降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名字也尊贵,绝非一般,是父亲兆卦赐予的。诗人叙说这部分内容时,表现出高度的庄重自爱。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提示: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纯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全诗始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
3.这首诗是如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
提示:屈原既注重内美修洁,又注意外美修饰。注意外美修饰,所以要塑造采摘花木、披挂香草、高冠长佩,集众美于一身的形象。“奇服”“纫秋兰以为佩”既是屈原追求外美的表现,亦是洁身自好的象征。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直、善良、忠诚、公正无私、坚持真理、热爱祖国这些美德和情操,才是高尚的、美好的人,反之就是卑鄙丑恶的小人。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在《离骚》里具体表现为赋予抒情主人公美名、美德、美政理想。并以美人、美物等来象征明志。
1.作者在《离骚》的开篇突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开篇在内容上突出了诗人的品质。诗人不仅具有“内美”(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名字),而且具有“修能”(美好的品质和才能)。
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出身高贵,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他的祖国,爱国是其内在的美好品质;突出其自身的高洁,同时也表明屈原与现实的抗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不屈精神。
2.诗中写到的“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事物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些香草、香花、香木,大都象征了诗人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操,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
把这些事物写进诗中,一方面使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富有韵味;另一方面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色。
3.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提示:面对现实,诗人非常焦虑:“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对一心报国的志士而言,最令人担忧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质和超凡的才能献给国家!
另一方面,诗人更是充满忧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在这里指君王。君王昏聩误国,保守落后,政治混乱。诗人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诗人在发出“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的劝告后,又以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优质教案(第3课时).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优质教案(第4课时).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优质教案(第5课时).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优质教案(第6课时).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优质教案(第7课时).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优质教案(第8课时).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教案11(Project).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教案12(Project).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教案13(练习及答案).doc
- 英语必修2译林牛津版Unit 2教案2(Home alone).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