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我们将要面对的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儒敏:搭应试教育的船, 做我们想做的事。 我说:做好语文教育应该做的事, 何愁搭不上应试教育的船。 学生真正打好了基础,真正学会了阅读,真正学会了写作,在应试教育的航船上也一定是头等舱! 国学热的冷思考 ——语文教育中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些问题 谭邦和:今人读古典,跪下去就没救了! 谭邦和:古典不是仅仅用来崇拜的! 国学热的首要内容无疑是儒学复兴。 但是儒学复兴走向极端就是再次将孔子奉上神坛,重新实行儒学独尊。 有些人正在带领学生下跪 闹剧 我的主张:儒归百家,孔还诸子 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下追求: 21世纪中国的现代文明建设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必要程序: 重新审视与现代反思 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理念: 理性态度,反思精神 君主专制制度与多元文化的对立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孟子节文》的闹剧 历代君王为什么不断加封孔子? 外族入主中原为什么要以汉文化治汉人? 为什么汉文化能够治汉人? 能治汉人的汉文化主要是什么文化?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离娄上)?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 “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人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梁惠王下)。 朱元璋想搞君主独裁,必须先搞文化专制主义。 仅仅废相以集权,这还只是政治手段,还必须在文化领域大动干戈。于是斥纵横家、法家、阴阳家的学说视为异端邪说,对儒家学说也百般挑剔。曾下令停止祭孔,欲废除孔子“教主”地位,遭天下读书人强烈反对而作罢。 乃贬孟,将孟子逐出文庙,亦遭文臣强烈反对,吏部尚书钱唐甚至抬棺死谏,声称“臣为孟轲而死,死有余荣”,朱元璋竟令卫士将其射倒朝堂,只是又感动其真诚和视死如归,乃命治疗。但次年收回成命,恢复孔孟并享。(钱唐为何如此自信?) ?? 上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明日,司天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复之。(全祖望《鲒琦亭集》) 倒不了孟子的亚圣地位,朱元璋仍不死心,令刘三吾等人将《孟子》一书删去三分之一,编成《孟子节文》,并下诏书,规定“自今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 在文臣直谏下,永乐九年(1410年)恢复《孟子》全书,废止《孟子节文》,一场历经十七年的文化闹剧收场。 1917年,李大钊曾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尖锐地指出作为文化偶像的孔子实际上成为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守护神。 经过改造变形的儒家文化成了打压多元文化的官方意识形态 儒家文化定于一尊之后的文化功能 以一人之是非定天下之是非 道德的工具化和思维逻辑的封闭 明代思想家李贽打破思维禁锢文化禁区的努力,提出了重建精神世界多元文化空间的理论。例如他的“人必有私”,“人各有法”。 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恶劣状态 《康熙大帝》《大秦帝国》 “中华文明正源论”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腐朽文化肆虐文坛影视 渊源有自:《三国演义》的深重影响 《三国演义》:语文课堂年深日久的误读 有一个教学设计是这样把学生引入课文的。 “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生齐说):《三国演义》。 钱穆曾在《国史大纲》中总结,三国时代,旧政权没落,新政权黑暗,思想界无出路,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遭到毁灭性灾难,战乱导致人口巨大损失。据其书所附“三国季年户口数”,三国末年,蜀亡时仅剩28万户,人口94万,其中带甲将士10.2万,占蜀人口九分之一;吴亡时,仅剩53万户,人口230万,其中兵士23万,占吴人口十分之一,官吏2.3万,后宫0.5万;魏灭蜀时,户66.3万,人口443.2881万;三国合计还剩147.3423万户,人口767.2881万人。钱穆说:“就全史而言,户口莫少于是时。(大体当盛汉南阳、汝南两郡之数。既备载后宫、将士、吏诸项,其数大约可靠。)三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