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明清诗文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通俗文学批评的新发展 第二节 谢榛、王世贞和前后七子 一、明初文论和台阁体 (一)关于台阁体 (二)李东阳的诗文观点 坚持儒家诗论重教化的基本宗旨,又高度重视诗的艺术规律。 首创格调说。格是体格,与诗的音调有关系。调指音调,诗有音调,用于吟咏。 李东阳是复古思潮的发起者,不可能推翻台阁体,却对前后七子产生极大影响。 二、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李梦阳: 夫文与字一也。今人临摹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何独至于文,而欲自立一门户邪? 古人之作,其法虽多端,大抵前疏者后密,半阔者半细,一实者必一虚,叠景者意必二。此予之所为法,圆规而方矩也。 《明史·李梦阳传》: 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 明·李开先: 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 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 三、谢榛和王世贞 (一)谢榛的《四溟诗话》 1.后七子理论的首创者与推进者 历观十四家所作,咸为可法。当选其诸集最佳者,录成一帙,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夫万物一我也,千古一心也,易驳而为纯,去浊而归精,使李、杜诸公复起,孰以余为可教。 ——《四溟诗话》 第一,把作家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养气”联系起来。 自古诗人养气,各有主焉。蕴乎内,著乎外,其隐见异同,人莫之辨也。熟读初唐、盛唐诸家所作,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叠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蕙春兰,奇绝碝鲸波蜃气,此见诸家所养之不同也。学者能集众长合而为一,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 第二,提出了“直写性情”、“文随世变”的理论。 《三百篇》直写性情,靡不高古,虽其逸诗,汉人尚不可及。今学之者,务去声律,以为高古。殊不知文随世变,且有六朝、唐,宋影子,有意于古,而终非古也。 第三,提出了“奇正参伍”的中正之法,要求“自我作古”。 赋诗要有英雄气象,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古人制作,各有奇处,观者自当甄别。 或问作诗中正之法。四溟子曰:“贵乎同不同之间:同则太熟,不同则太生。二者似易实难,握之在手,主之在心。使其坚不可脱,则能近而不熟,远而不生。此惟超悟者得之。” 2.对严羽“妙捂”说的发挥 夫人妙悟有因,自能作古。然文字起于鸟迹,草书精干舞剑,尔独不能因人之悟,以开已之悟邪? 诗固有定体,人各有悟性。夫有一字之悟,一篇之悟,或由小以扩乎大,囵著以入乎微,虽小大不同,至于浑化则一也。 能造奇语于众妙之中,非透悟弗能也。 或曰:“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予日:“‘新诗改罢自长吟’,此少陵苦思处。使不深入溟渤,焉得骊颔之珠哉?” 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 (二)王世贞的《艺苑卮言》 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晚年,攻者渐起。 自李梦阳之说出,而学者剽窃班、马、李、杜;自世贞之集出,学者遂剽窃世贞。故艾南英《天佣子集》有曰‘后生小子,不必读书,不必作文,但架上有前后《四部稿》,每遇应酬,顷刻裁割,便可成篇,骤读之无不浓丽鲜华,绚烂夺目,细案之一腐套耳’云云,其指陈流弊,可谓切矣。 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犹未离实也。六朝之文浮,离实矣。唐之文庸,犹未离浮也。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艺苑卮言》) 七言律……篇法有起、有束、有放、有敛、有唤、有应,大抵一开则一阂,一扬则一抑,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句法有直下者,有倒插者,倒插最难,非老杜不能也。字法有虚、有实、有沈、有响,虚响易工,沈实难至。 首尾开阂,繁简奇正,各极其度,篇法也,抑扬顿挫,长短节奏,各极其致,句法也。点掇关键,金石绮采,各极其造,字法也。 第三节 袁宏道与公安派的文学思想 一、文学发展观 (一)世道既变,文亦因之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月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绯。唯识时之士,唯能隄其隤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