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生态文明与工业企业生态工程
论生态文明与工业企业生态工程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也是人类在后工业化时代应对工业与自然环境危机四伏的博弈中所产生的新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生态文明存在两个基本维度:一是自然的维度,另一是人的维度。生态文明是两个维度的和谐与统一。生态工业正是整合两个维度,促进生态产业化,通向生态文明的路径之一。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是产业生态化的微观途径与具体举措。生态文明中“人的维度”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伦理观,积极实施企业生态工程,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工业 企业生态工程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及其内涵
(一)文明的含义
汉语中的“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干·文言》)。唐朝大学问家孔颖达对此文注疏曰:“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孔颖达对“文明”的注疏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是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汉语的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后引申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伦理道德、民族意识、礼仪规范、技术水准、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与文化进步等等。
韩伯成先生撰文指出,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有些学者认为“文明”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二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二)古人对文明的阐释及价值取向
从古今中外对“文明”的解释,我们可以体悟到,“文明”是“天地阴阳和合,以及人类的居住、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大自然的敬畏,并将先知者的认识用文章表述,以影响更多的人。古代“文明”的含义中实质就包含了生态思想。如中国古代“天地人合一”、“生生不息”、“上天有好生之德”等圣贤先哲的思想就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瘳福霖等,2010)。在古代,儒家不仅强调仁者爱人,还强调爱护一切生命,爱护自然,敬畏天命。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一贯倡导“畏天命”、“知天命”和“制天命”。“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克制,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要遵循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知天命”要求人们不断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符合规律,不破坏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至高境界。“制天命”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所用。道家强调自然规律的崇高地位,强调尊道崇德。人们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弘扬道德作为人生行为准则。如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更是强调“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皆是佛子”,而且佛教强调“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不遵守自然规律,必遭受报应,要求信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也强调平等、博爱,爱护苍生,爱护自然,崇尚道德。古代圣哲的思想反映了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苗泽华等,2009)。
(三)生态的含义
从字形上看,“生”是“人”在“土”上,而且“人”与“土”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它寓意“人法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生存、生长、生活。反之,人不论是埋在土下,还是离开土地,都不能生。“生”的对立就是”死”。从字形上看,“态”(繁体“ ”)是“心上释放的能量”,由于“心”的变化,导致“能”的变化,所以“ ”最早是反映人心理、思想、状态等变化。早在远古,人类还未出现时就有生态,只是不被人所认知罢了。自从有了人类这一万物之灵,“生态”就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更是离不开“人”及其“组织”这一类主体的。
“生态”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oikos”,本义是“住所”、“栖息地”,后引申为“房屋”、“家庭”等,19 世纪中叶被赋予了现代科学的意义,主要用来指称自然界诸主体、诸要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发展国际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doc
- 论发展粮食生产对策.doc
- 论受贿罪犯罪对象.doc
- 论受贿罪范围.doc
- 论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doc
- 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体制改革正本2.0.doc
- 论司法公正现实意义及其实现方式.doc
- 论商业银行经营中风险及其控制.doc
- 论商标培育重要性.doc
- 论因特网上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兼谈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立法完..doc
- 2025年01月安徽明光市中医院招聘基建专业人才笔试及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能力检测试卷(达标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自我提分评估含完整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自我提分评估【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能力检测试卷(名校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能力检测试卷(全优)附答案详解.docx
- 119警示课件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能力检测试卷学生专用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最近下载
- 高中数学第四章定积分4.3定积分的简单应用4.3.2简单几何体的体积教案.docx VIP
- TZSQX008-2020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docx VIP
- 2024年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答辩简答题.doc VIP
- 禁毒情报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VIP
- 北京市2024年艺术类专业考生综合分分数分布(一分一段表).pdf VIP
- 2025年乳腺癌诊疗指南(doc14页) .pdf VIP
-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pptx VIP
- 网上调查赚钱经验及技巧总结.doc VIP
- ALPHA AS100说明书-V102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