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论文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自动保存的)
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那么,居民是如何处理这部分收入的呢?基于我国居民的传统观念,估计或多或少都会将一部分储蓄起来。
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
关于储蓄方面的理论,西方经济学家早有这方面的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托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他们认为,储蓄和居民的收入,包括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与利率有关。利率的波动只会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动,而不会直接影响储蓄水平的变动,在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制约储蓄水平的是收入的多少而不是利率的高低。
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储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汪小亚的《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等等,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各因素对储蓄的影响。
根据我国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设定以下因素来分析储蓄变化的原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其他。下面就是对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及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
建立模型:
为了减小异方差性,将被解释变量Y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2取对数,设立模型如下:
lnY=β
其中Y为储蓄(亿元),X1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2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3为利率(%),X4为通货膨胀率(%)
搜集数据并作整理,如下,表1
年份
储蓄(亿元)Y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2
利率(%)X3
通货膨胀率(%)X4
1985
1622.6
739
397.6
7.2
9.3
1986
2238.5
899
445.5
4.32
6.5
1987
3081.4
1002
494.8
5.04
7.3
1988
3822.2
1181
544.9
8.64
18.8
1989
5196.4
1373
617.8
11.34
18
1990
7119.6
1510.2
686.3
8.64
3.1
1991
9244.9
1700.6
708.6
7.56
3.4
1992
11757.3
2026.6
784
7.56
6.4
1993
15203.5
2577.4
921.6
10.98
14.7
1994
21518.8
3496.2
1221
10.98
24.1
1995
29662.3
4283
1577.7
10.98
17.1
1996
38520.8
4838.9
1926.1
7.47
8.3
1997
46279.8
5160.3
2090.1
5.67
2.8
1998
53407.5
5425.1
2162
3.78
-0.8
1999
59621.8
5854
2210.3
2.25
-1.4
2000
64332.4
6280
2253.4
2.25
0.4
2001
73762.4
6859.6
2366.4
2.25
0.7
2002
86910.7
7702.8
2475.6
1.98
-0.8
2003
103617.7
8472.2
2622.2
1.98
1.2
2004
119555.4
9421.6
2936.4
2.25
3.9
2005
141051
10493
3254.9
2.25
1.8
2006
161587.3
11759.5
3587
2.52
1.5
2007
172534.2
13785.8
4140.4
4.14
4.8
2008
217885.4
15780.8
4760.6
2.25
5.9
2009
260772
17169.5
5153.2
2.25
-0.7
2010
303302
19109.7
5918.5
2.5
4.9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等)
模型的估计:
根据Eviews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得结果如下:
表1
Dependent Variable: LN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9/11 Time: 09:04
Sample: 1985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26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611594
0.283637
-9.207527
0.0000
LNX1
2.173614
0.247673
8.776149
0.0000
LNX2
-0.708593
0.301723
-2.348484
0.0287
X3
0.03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思修标准课后答案.doc
- 思想品德政治中考必备复习材料(中考知识要点解析.doc
- 思想品德第五单元《热爱集体_融入社会》复习学案2(鲁教版八年级下)1.doc
- 思想汇报1012月.doc
- 思想汇报11年1季度.doc
- 思想汇报1-.doc
- 思想汇报20112012.doc
- 思想汇报2012.06.04.doc
- 思想汇报2012年12月.doc
- 思想汇报3-.doc
- 2025-2026年度国内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肠胀气用药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doc
-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园务计划.doc
-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docx
- 2025-2026年度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市场深度分析及产业链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史 第0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原卷版).docx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现代史单元检测(学生版).docx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史 第0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解析版).docx
-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七模块图形的变化练习题整理.docx
- 《幼儿园管理条例》专业解读课件.pptx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题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