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对照实验) 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书P14)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 光。 水、空气、温度等 2、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本实验用多只鼠妇可以减少误差,反映真实情况。不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一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什么叫捕食?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举例: 1)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2)小家鼠和褐家鼠:争夺居所和食物 特点: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共生: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小结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黄冈实验中学 想一想、议一议 1.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想一想 议一议 四川、陕西、甘肃周边地区 湿度大、食物和水源丰富、隐蔽条件良好 二、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 空气等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向日葵跟着太阳转 南橘北梨 沙漠绿洲 鲸在水底一段时间后浮上水面 光 温度 水 空气 生活常识 1.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 2.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想一想 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 空气等 蛇、鼠、七星瓢虫、蚜虫、蜘蛛、蚯蚓、杂草 喜阳植物(向日葵) 喜阴植物(三七) 夜行性动物 阳光 说明了光对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温度 说明了温度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水 说明了水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确定采用实验法(书本P14) 实验探究,获得数据(书本P1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内互助(合作) 种内斗争 寄生 竞争 捕食 种间互助(合作) 共生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共生:地衣 寄生:菟丝子 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捕食:狮子捕食斑马 种间互助(合作) 夏天的雷鸟 夏天,雷鸟羽毛的颜色和斑纹与周围的岩石很接近。 冬天的雷鸟 冬天雷鸟换上与冰雪一致的白色羽毛。 旗形树 在多风的地区,树木形成旗形树的特殊形态。 生物适应环境 骆驼能适应炎热缺水的沙漠生活 骆驼能适应炎热缺水的沙漠生活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是主角 胖 胖 的 海 豹 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 的厚度可达60毫米。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防风固沙 沙尘暴 生物影响环境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干旱、寒冷、风沙等自然环境都具有与其相对应的适应能力。 生物能改良土壤,防风固沙。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