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人才培养 勒温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人才,特别是培养了大量的实验社会心理学人才。勒温的学生海德、费斯廷格等就是在勒温的影响下才建立了社会认知心理学。 费斯廷格 勒温的心理学的局限性 1.唯心主义 勒温的心理学体现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对心理场的解释,这一点从他的心理生活空间理论中可以得到反映,他的所谓的区域、疆界、移动等基本是主观想象的。 2.数学主义 勒温的心理学理论还存在着一定的混乱,特别是混淆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线。如他的心理环境、生活空间等概念有时指的是物理世界,有时又是指纯心理世界。而且他从物理学、数学中借来的概念并没有显示出什么明显的优越性,反而在一些地方造成了心理学概念的混乱,变成了数学主义心理学。 评价 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向量、动力场、拓扑心理学和生活空间等许多新概念,形成了他独创的心理学理论。群体动力学和场论是他对心理学理论的杰出贡献。因此,他在西方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将他与 弗洛伊德、斯金纳等人相提并论,以赞扬他的开拓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Marrow, Alfred J.?The Practical Theorist: The Life and Work of Kurt Lewin?(1969, 1984)?ISBN 0-934698-22-8?(Marrow studied as one of Lewins students) White, Ralph K., and Ronald O. Lippitt,?Autocracy and Democracy?(1960, 1972)?ISBN 0-8371-5710-2?(White and Lippitt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described here under Lewin as their thesis-advisor; Marrows book also briefly describes the same work in chapter 12.) [2].Weisbord, Marvin R.,?Productive Workplaces Revisited?(2004)?ISBN 0-7879-7117-0?(Chapters 4: Lewin: the Practical Theorist, Chapter 5: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ewins Legacy to Management.) [3]./view/357359.htm?fr=aladdin [4]./wiki/%E5%BA%93%E5%B0%94%E7%89%B9%C2%B7%E5%8B%92%E6%B8%A9 [5]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二版,103页,专栏2—3. 库尔特·勒温 人物生平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09.09-1947.02.1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创始人,常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最早研究群体动力学和组织发展。1947年2月12日,他因心脏衰竭于马萨诸塞 州纽顿维尔突然逝世,终年56岁。 勒温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 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 大学生活 1890年勒温生于德国普鲁士的波森省莫吉尔诺乡村(今在波兰)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二。父亲拥有并经营一家百货店。1905年,全家迁往柏林,他在柏林上完中、小学、计划到弗赖堡大学学医,但很快他放弃了这种想法。在慕尼黑大学上了一学期,1910年开始攻读心理学哲学博士,成为C.斯图姆夫的关门弟子,当时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三位创始人M.韦特海默、K.考夫卡和W.柯勒也都是斯图姆夫的学生。在柏林大学期间,除学习心理学外,他也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他完成了许多关于联想和动机的重要研究,并开始创建他的场论。 从军参战 勒温在1914年完成博士生必修课,此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16年他才获得博士学位。大战期间他在德国陆军作为志愿兵服役4年,作过陆军中尉,曾因受伤而获颁铁十字勋章。1917年,他和教师玛利亚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这场婚姻维持了10年。在1917年受伤疗养期间,他发表了“战争形式”一文,文中首次提出场论的初步概念。战争结束后,他回柏林大学在心理研究所作教员和研究助教。他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员,很多学生纷纷跑到他班上,并在他指导下做研究工作。1932年将她的第二任妻子格特鲁德魏斯,还有他们的4个孩子带到了美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