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读懂始.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握高考七大热点诗歌题材特征 高考中常见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1、山水田园诗 2、边塞征战诗 3、怀古咏史诗 4、咏物言志诗 5、羁旅行役诗 6、赠友送别诗 7、爱情闺怨诗 2、表达心物相融的恬淡、闲适自得之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清之情: 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异乡的孤寂之情; 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4、书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3、抒情方法。重点分析间接抒情的手法 1、(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解析 (1)考查古代诗歌的默写,这与文学常识一样需要准确记忆,还能准确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2)考查的是古代诗歌语言中练字艺术的鉴赏。抓住所炼之字的含义,再分析出其表达效果。“净”,干净、纯净。一个“净”字,展现了纯净春深,由柴门荡开去,简直绿意无限,春深无限。写出自然之美,更表现了词人心灵之净 [参考答案] ⑴桃花流水鳜鱼肥 ⑵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备考答案] “净”字妙在言简义丰。 ? 一个“净”字,凸显了春深的景色特点,一语两层。既有芳菲衰歇,绿色满目的外在特色,又有纯净澄澈,纤杂无扰的内在包涵。 ? 一个“净”字,彰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一语双关。既希望用春绿涤洗漂染俗世衣衫,更在暮年一洗繁华纷扰心境纯净生机盎然。 真题练习2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 刘 敞 苏轼   ??????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注】①半有无:是说空中细雨丝丝,若有若无。②重楼:层楼;倚:依凭,依靠 ;城隅:城角。③水墨图:水墨画,指不施色彩,纯用水墨绘制的画图。 【注】①望湖楼——五代时吴越王钱氏所建,在杭州西湖边。②掣:拉,拽 (1)两首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 《登城》写的是 ,《望胡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的是相对静止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解析: (1)要抓住《登》诗中写雨特征的词“半有无”;另外,题干对《望》诗中雨的特点概括为“疾风骤雨”,也是对答案的反面提示。 (2)题干中已点出它们都是“相对静止”的画面,而且明确要求是说在结构中的作用。谈结构中的作用就要谈与前后诗句的关系;题干中静字,也是在提示我们要从什么角度来考虑诗句间的关系。 (3)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全面赏析。刘诗中则应找出能体现优美特点的诗句、意象来分析,苏诗中则应找出体现壮美的诗句、意象来分析。 * * 阳新实验中学 明庭友 题材特征 山水田园诗的特征:山水田园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解读时一定要抓住诗中情景关系进行品析。 提示:陶渊明(东晋)、谢灵运(南北朝) 王维、孟浩然 常见意象 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 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清风、渔歌 思想感情 1、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宁静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常用技法 1、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描写手法。主要是分析侧面描写的作用。 A、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和远景近景的顺序 B、多种感觉的综合运用(渲染、视觉、听觉等) C、白描与工笔。 E、虚实相生(眼前景和想象景) F、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以静衬动) A、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B、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C、借人(物)言志、托物言志 D、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E、用典抒情 F、即事感怀 真题练习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