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昆虫学Urban Entomology 王 敦 wanghande@nwsuaf.edu.cn Tel.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1.城市昆虫学及其研究内容 城市昆虫指生活在城市中的昆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昆虫学是研究城市环境中有害昆虫的种类、习性、发生规律及治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1.1 城市昆虫学的主要研究的对象 贮粮食品(含药材)害虫 贮藏烟草害虫 纺织纤维、皮毛羽绒及档案图书害虫 建筑物与木、竹材及其制品害虫 城市园林观赏植物害虫 城市卫生害虫 贮粮食品与药材害虫 危害粮食、干果、坚果、中药材、中成药的害虫,主要包括:甲虫类(beetles):如玉米象、谷蠹 、谷盗等;蛾类(moths):如麦蛾、印度谷螟等;螨类(mites):如腐蚀酪螨等。 贮藏烟草害虫 在烟叶贮藏期进行危害,造成烟草经济价值损失的害虫。主要害虫有烟草甲、烟草粉螟、大谷盗和黑皮蠹,其中以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危害最重。 纺织纤维、皮毛羽绒及档案图书害虫 指危害纺织纤维、皮毛羽绒及档案图书害虫。主要包括:皮蠹、窃蠹、衣蛾、衣鱼、书虱等害虫。 建筑物与木、竹材及其制品害虫 危害建筑物与木、竹材及其制品的害虫种类。包括:白蚁、:木匠蚁,木蜂,树蜂、长蠹、粉蠹、窃蠹等。 城市园林观赏植物害虫 指危害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 。按其危害的部位不同,分为:叶部害虫,花、果害虫,枝梢害虫,枝干害虫,根部害虫。 种类繁多。 城市卫生害虫 通过直接危害和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昆虫种类。如:蚊、蝇、蚤、虱、蜚蠊等。 1.2城市昆虫对人类的危害 它们生活在城市环境中,通过破坏人类生活环境、为害贮藏物、污染食品和传播疾病等给人们生活带来危害。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们必须对这些害虫进行控制。 2.城市化与城市昆虫的发生 2.1 全球城市化现状 2.2 城市化导致的环境因素变化加剧了城市昆虫的发生 2.3 城市化导致的环境因素变化改变了城市害虫的发生规律 2.1 全球城市化现状 在18世纪初,全世界只有1.7%的人生活在城市和大的城镇中。到1900年,有2.25亿人生活在城市里;1990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超过28亿。 1950年时全世界只 有28%的人生活在城市里。35年后1985年,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到42%,目前已达到50%。 据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62%。大量的人生活在城市中,无疑会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害虫、疾病及污染的控制造成极大的压力。 2.2 城市化导致的环境因素变化加剧了城市昆虫的发生与危害 城市的发展改变了城内生物和物理环境,使得气候、水文、动物群落和植物覆盖度都发生了变化。 一般来说,城内天气倾向于阴、雨和低湿。与郊区相比,城内雨天多10%、阴天多10%、平均风速低25%、夏雾多30%、冬雾多100%以上,相对湿度低6%,同时气温比郊区高3℃。 城市化程度的增加显著增大了人们对河堤和其他水资源管理设施的利用,尤其是大坝和水库,这就为白蚁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住房面积的增加,仓库、自动售货机、集装箱、加工厂、杂货店、餐馆、咖啡厅等生活辅助设施的建立,为害虫提供了更多的庇护场所。 空调、中央加热系统的使用,为害虫的越冬和热带、亚热带害虫在高纬度地区的生存、繁殖提供了必需的发育温度。 腐朽设施、生活垃圾和废物堆的增加,为蝇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场所。路边垃圾为蚂蚁、蟑螂、苍蝇等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 下水道的不足、人工池塘的建立,为水生昆虫如蠓、蚊等创造了新的栖境。 人口密度和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加,为蚊子、跳蚤等吸血种类的觅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人口的频繁流动,促进了城市害虫的分布扩散。 路灯、居室灯光的使用,改变了城市环境内光照的时间和强度,使某些害虫种类的昼夜时钟节律发生变化,同时年发生世代数增加,甚至终年不滞育。 2.3 环境因素变化改变了城市害虫的发生规律 与城市害虫的发生规律有密切关系的因素: 孳生地或虫源地的发生动态 气候条件和栖息场所等物理因素 中间寄主和天敌等生物因素 食物因素等环境条件。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卫生习惯的形成,臭虫和虱子的发生呈下降趋势。 据杭州市卫生防疫站报道,1959年城区居民住宅的臭虫侵害率为17.4%,而1987-1988年时已下降到0.15%。 冬季室内加温、食品丰富度增加和饲养宠物的家庭逐渐增多,致使德国小蠊和跳蚤的为害呈上升趋 势。 我国北京地区,1995年以前,蟑螂的危害并不严重。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暖,其危害变得十分猖獗。 居室中沙发、席梦思和地毯等的使用,使得以纤维、毛纺织品为食物的袋衣蛾、幕衣蛾的为害增多。 地毯的使用和住宅边庭园面积的增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