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F BSN I LI CK F 发 送 顺 序 B I B FSN F I B 8 16 n×8,n?0 2 6 1 7 1 7 8 第2级 第3级 第2级 标准头 F: 标志 BSN: 后向顺序号 BIB: 后向指示语比特 FSN: 前向顺序号 FIB: 前向指示语比特 LI: 长度指示 I: 信息 CK: 检验码 信令单元格式 * F F CK SIF SIO LI FIB FSN BIB BSN 发送方向 8 16 8n,n2 8 2 6 1 7 1 7 8 F F CK SF LI FIB FSN BIB BSN 发送方向 8 16 8n或16 2 6 1 7 1 7 8 F F CK LI FIB FSN BIB BSN 发送方向 8 16 2 6 1 7 1 7 8 MSU LSSU FISU No.7号信令系统 * 三种信令单元共有的部分: F:标志码,标识每个SU的开始或结尾。 BSN:后向序号 FSN:前向序号 BIB:后向指示比特 FIB:前向指示比特 用于基本差错校正法中,完成信令单元的顺序控制、证实、重发功能。 L1:长度指示码,指示L1和CK间的字节数,用于区分三种信令单 元,MSU:L12,LSSU:L1=1、2,FISU:L1=0 CK:校验码 No.7号信令系统 * 4.3 No.7号信令网 No.7信令方式利用处理机之间的一条集中的信令链路传送几百甚至上千条话路的信令,控制呼叫的建立和释放,它最适合在数字电信网中使用。当电信网使用No.7信令后,除了原有的电信网外,还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起支撑作用的No.7信令网。 No.7信令网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业务支撑网,它不仅可用于电话网和电路交换的数据网,还可用于ISDN网和智能网,可以传送与电路无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实现网路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开放各种补充业务。 No.7信令网本质上是载送其它消息的数据传送系统,是一个专用的分组交换数据网。 * 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三部分组成。 信令点(SP): 是信令消息的起源点和目的点,它可以是具有No.7信令功能的各种交换局(如电话交换局、数据交换局、ISDN交换局),也可以是各种特服中心(如网管中心、维护中心、业务交换点等)。 信令点是由No.7信令系统中的MTP和UP组成,若它具有业务交换点功能,则包括No.7信令系统中的MTP、SCCP和TC。 信令链路: 是信令网中连接信令点的最基本部件,它由No.7信令功能的一、二级组成。数字信令链速率为64kbit/s。 4.3.1 信令网的组成 * 信令转接点(STP): 是将一条信令链路的信令消息转发到另一条信令链路的信令转接中心,具有信令转接功能。STP可分为:独立的信令转接点和综合的信令转接点。 独立的信令转接点:是只完成信令转接功能的STP,即专用的信令转接点。 高度可靠的分组交换机,容量大,易于维护。具有No.7信令系统中的MTP功能。 综合的信令转接点:既完成信令转接的功能,又是信令消息的起源点和目的点,即具有信令点功能的信令转接点。 具有No.7信令系统中的MTP和UP功能,容量较小,与独立的STP相比可靠性不高。 * 4.3.2 信令工作方式 在电信网中,使用No.7信令系统时,根据通话电路和信令链路的关系,可采用下述三种工作方式: 直联工作方式 准直联工作方式 非直联工作方式 * 直联工作方式 概念:两个交换局之间的信号消息通过一段直达的公共信道信号链来传送,而且该信号链是专为连接这两个交换局的电路群服务的。 两个信令点间的信令消息通过直接相连的信令链路传送 又称对应工作方式 SP1 SP2 信令关系 信令链路集 * 准直联工作方式 概念:两个交换局之间的信号消息通过两端或两端以上串接的公共信号链来传送,并且只允许通过预定的路径和信号转接点。 信令传送路径与信令关系是非对应的。 又称准对应工作方式 SP1 SP2 SP/STP 信令关系 信令链路集 * 非直联工作方式 信号的传送和话路网完全无关。两个交换局之间的信号消息可以利用建立公共信道信号网的任何一条可用路径来传送,信号转接点可以有自己的路由原则。 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但会使路由选择和管理复杂。 我国一般采用:直联工作方式和准直联工作方式。 SP1 SP2 SP STP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指南更新看初始药物选择revise说课.ppt
- 成果与专利[自动保存的]说课.ppt
-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生秋季)说课.ppt
- 从质谱数据鉴定多肽蛋白质说课.ppt
- 成交的种方法说课.ppt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说课.ppt
- 从主观价值到客观价格(微观经济学郑州大学,王文玉)说课.ppt
- 成交量(五)说课.ppt
- 苏州五彩国际广场业态布局及租金定位方案绪论.ppt
- 成教会计学原理第三章说课.ppt
- DB44T 2040-2017 纸和纸板 乙二醛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DB44T 1895-2016 半导体照明器件色差一致性在线快速评估方法.pdf
- DB44T 1863-2016 甘蔗条螟性诱测报技术规范.pdf
- DB44T 1911-2016 畜禽产品RFID 溯源安全预警体系建设规范.pdf
- DB44T 1954-2016 广东省名牌产品评价指南.pdf
- DB44T 1865-2016 露地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控技术规程.pdf
- DB44T 2039-2017 皮革及皮革制品中汞含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pdf
- DB44T 2041-2017 渡槽安全鉴定规程.pdf
- DB44T 1879-2016 医疗配药柜通用技术条件.pdf
- DB44T 1904-2016 数字家庭终端设备遥控器技术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