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鱼鱼蛋白水解工艺的研究 虽然已有文献报道迟缓爱德华氏菌具有抵抗血清杀菌作用,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此,将同等菌量的迟缓爱德华氏菌与不同体积的鱼血浆孵育,获取全菌蛋白,进行基于等电聚焦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YihK和GpmA为显著上调的差异蛋白。这些发现有助于阐明病原菌对鱼血浆反应的分子机制。 根据中国金枪鱼渔业观察员项目于2006年2-11月在东太平洋水域作业的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上收集的数据,本研究对大眼金枪鱼摄食强度的时空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个体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较大个体大眼金枪鱼高,叉长小于140cm的大眼金枪鱼摄食强度相对较大。3-4月的摄食强度较小,5-11月的摄食强度相对较大。3月空胃率相对较高,5-11月,大眼金枪鱼空胃率均低于15%。200-350m水层中的大眼金枪鱼摄食活动非常活跃。各月份和不同叉长组大眼金枪鱼摄食强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水层大眼金枪鱼摄食强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本试验比较研究了黄颡鱼和青梢红鲌在形态学参数、营养组成和A/E比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脏体比、肝体比、肠脂比和性腺成熟系数显著高于青梢红鲌(P 0.05)。黄颡鱼全鱼、肌肉、卵巢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青梢红鲌(P 0.05),而全鱼和卵巢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青梢红鲌(P 0.05)。这两种鱼肌肉和卵巢中脂肪酸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黄颡鱼与青梢红鲌全鱼和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相似。然而,这两种鱼卵巢中氨基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全鱼和肌肉中A/E比 值在这两种鱼相似,而在卵巢中A/E 值有较大的差异。本实验为这两种鱼的营养组成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以本研究的A/E比值数据为基础,可以初步预测这两种鱼对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为了解超低温冻存对大黄鱼精子DNA损伤的影响,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法,检测了以5%–30%DMSO为抗冻剂的超低温冻存的大黄鱼精子核DNA的损伤情况。实验中,对传统的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在铺胶、电泳条件等方面进行改进——使用普通玻片单层铺胶法,在130mA、15V条件下电泳60min,获得了清晰的电泳图(彗星图谱)。彗星图经CometScore 1.5分析软件处理,获得彗星全长、尾长、彗星拖尾中DNA 的量占细胞总DNA量的比例等参数,并计算彗星率与损伤系数;参照Goerin(1995)的分级方法,将大黄鱼精子DNA损伤程度分为5 级。结果表明,以5%、10%、15%、20%DMSO为抗冻剂的冻精与鲜精的活力(激活力、运动时间与寿命)、彗星率及损伤系数差异不显著,而以25%、30%DMSO为抗冻剂的冻精与鲜精的活力、彗星率及损伤系数差异显著。冻精SCGE彗星率与抗冻剂DMSO浓度成正相关,冻精核DNA损伤程度随DMSO浓度升高而增大。鲜精与冻精核DNA损伤主要为Ⅰ级和Ⅱ级损伤,Ⅲ级损伤比例低,Ⅳ级损伤只存在于25%与30%DMSO为抗冻剂的冻精中,且比例低。分析认为,大黄鱼冻精DNA损伤的主要因素为抗冻剂的毒副作用。根据2006年3—5月在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水域作业的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上收集的数据,基于反映鱼类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性腺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表温、当地表温距平及温跃层深度),本研究对大眼金枪鱼繁殖栖息地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温、当地表温距平及温跃层深度与热带太平洋中东部大眼金枪鱼性腺指数的最佳上界分位数回归方程分别为 pGSISST0.45=382.545-25.469SST0.45+0.425SST0.45,pGSISSTA0.45=3.680-1.812SSTA0.45- 1.599SSTA0.45和pGSIULT0.45=8.840-0.208ULT0.45+0.002ULT0.45。调查区域大眼金枪鱼繁殖栖息地指数分布在0.25~0.64之间。2°S以北水域,繁殖栖息地指数基本上维持在0.5以上。2°S以南水域,143°W~146°W之间的繁殖栖息地指数在0.5以上外,其它水域均在0.4以下。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东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的繁殖空间分布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以体重25.5±0.7 g的雌性幼鳝(Monopterus albus)为对象,进行了不同光照周期对其生长和性腺发育影响的试验。结果显示:(1)黑暗组(0L:24D)在第42 d和试验结束(第63 d)时,黄鳝的增重率和体重特定增长率均显著大于其它处理组(P<0.05);(2)试验结束时,长光照组(18L:6D)黄鳝的体重增长受到明显抑制,但其性腺指数却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3)24 h的持续光照同时抑制黄鳝的生长和性腺发育,且与短光照(6L:18D)或自然光照相比,黄鳝在黑暗状态下其生长和性腺发育均得到改善,这可能其喜暗怕光的自然栖息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