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生物学知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语中生物学知识.doc

成语中的生物学知识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不少成语中蕴藏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准确地把握这些成语的本意或深刻领会其内涵,有助于我们掌握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奇特的生命现象。现将笔者平时总结的一些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相关的成语简析如下。 (1)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捕食 ?该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是一种绿色小昆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古人误认为蜾蠃喂养螟蛉为子,常把螟蛉比喻为义子。其实不然,蜾蠃常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产卵在它们体内,待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为食物。不难看出,该成语反映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蜾蠃只是螟蛉的拟寄生者,它们不是真正的寄生关系,因为真正的寄生者是不杀死宿主的。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和适应的相对性 ?《韩诗外传》卷十中记载:“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后,举颈而欲啄而食之也。”螳螂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腿呈镰刀状,活动灵敏自如,能出其不意地捕食蝉。然而有时螳螂却顾此失彼,乐极生悲,在其身后的黄雀对之虎视眈眈,随时可美餐一顿。螳螂依靠其身体的优势轻易地捕食蝉。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螳螂在捕食蝉的同时,也被黄雀捕食这正是适应相对性的最好体现。此外,螳螂吃蝉,黄雀捕食螳螂,这也反映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属于食物链的一部分。 (3)死不瞑目——鱼眼的结构 ?成语本意是说人将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情,死了也不闭眼其实,是人的眼都能闭上,因为人眼球的外侧有眼睑眼睑俗称“眼皮”,分为上睑和下睑,是保护眼球的重要结构。真正死不瞑目的是鱼类,因为绝大部分鱼没有眼睑,不能闭合,不论是捕食、睡眠或休息时,眼总得张开,死后也不例外,这也是与鱼类的水生生活密切相关的。 (4)鹤立鸡群——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顶芽与众多的侧芽相比,真可谓一枝独秀,像鹤站立在鸡群里一样,显得格外突出。 (5)五脏六腑——内脏器官的组成 ?五脏是心、肺、肝、脾、肾五种器官的总称。六腑包括胃、胆、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六大分部。其中三焦是自舌的下部沿胸腔到腹腔的部分,由上焦、中焦和下焦三段组成。上焦从胃的上端到舌的下部,包括心、肺、食管等,中焦指胃的上下端之间的一段,而下焦则指胃的下端到盆腔的部分,包括肾、小肠、大肠和膀胱等脏器。 (6)面目全非——变态发育 ?样子跟以前完全不同。类似于变态发育、尤其是完全变态发育的主要特点。变态发育的个体,其幼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体显著不同。比如:蚕、菜粉蝶等昆虫,其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成虫从蛹中出来时,摇身一变,与幼虫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改头换面了。从表面看,“我已不再是我”。尽管如此,变态发育的动物,只是幼体、成体之间有了显著的差异,但物种并没有改变,因而,就其本质而言,“我还是我”。 (7)耳闻目睹——听视觉功能 ?亲耳听说,亲眼看见。这正体现了耳、眼两器官的听、视觉的功能。能较好的反映功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耳目一新、耳濡目染、耳熟能详、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目不转睛、目无全牛、目迷五色…… (8)羊肠小道——食草动物的消化特点 ?羊肠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像羊肠一样(弯曲)”,成语多指曲折而极窄的路。羊跟牛、马等食草性动物一样,消化管很长,同时有较长且发达的盲肠,因此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这与其消化植物纤维相适应。羊如此细长的肠道,盘居在腹腔内,固然显得曲折狭窄了。 (9)怒发冲冠——竖毛肌收缩 ?毛发由角质化的上皮细胞组成,露在外面的叫毛干,皮肤内的叫毛根,毛根外包着毛囊,毛囊上附着有斜的平滑肌束,即竖毛肌,也叫立毛肌。当交感神经兴奋,竖毛肌便可收缩,使毛发竖立,乃至“把帽子顶起”。人受到惊吓时的“毛骨悚然”或受较冷刺激时产生“鸡皮疙瘩”均因竖毛肌收缩之故。 (10)惊弓之鸟——条件反射 ?成语来自《战国策·楚策四》中记载的一则故事,本意是受过箭伤的雁听到空弓虚射声就会惶恐不安,真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该现象是大雁对外界刺激(弓射声)作出的反应,属生物基本特征中的应激性,而该反应又是在大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故为动物后天性行为中的条件反射。无独有偶,人为的“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属于条件反射。 (11)心血来潮——激素调节 ?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强加快,因增加心输出量而提高了血压,增强应激能力。 (12)狼狈为奸——共栖 ?狈是传说中的野兽,相传前腿极短,趴在狼身上,经常与狼合伙伤害牲畜。按成语的解释来理解,狼和狈二动物系种间相互作用的原始协作关系,即共栖关系。共栖的两种(群)生物相互作用,双方获利,是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到一起的现象。 (13)狗急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