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考点.doc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考点.doc

第一章 夏商法律制度 中国法律起源与夏代法制简况 商朝法律制度 学习重点:禹刑 奴隶制五刑 史料 尚书: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又名《书》。“尚”即上古,“书”是指书写于竹帛上的历史,“尚书”即“上古的史书”,主要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 分为《今文尚书》和 《古文尚书》 竹书纪年: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共13篇,记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 史记:《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记》。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参考书目 胡留元、冯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商务印书馆 ,2006年。 第一节 中国法律起源与夏代法制简况 中国法律起源 夏代法制简况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1、夏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按马克思主义观点,国家产生的标准: (1)按地域划分国民; (2)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雅典模式:?雅典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国家是直接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罗马模式:罗马在氏族制度的末期,在氏族内部分化出世袭贵族,他们控制着公有土地,并掌握着氏族的公众的权力。当时罗马氏族部落中杂居着许多外来的居民,即平民。经过平民同贵族的斗争,产生了罗马的国家。 德意志模式:德意志人国家的产生,是德意志人从外部征服罗马帝国的直接结果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途径: 在家长制家庭的基础上,通过部落征服而形成国家。 2、原始习惯到习惯法的转变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或者由各个氏族相互解决”。 3、中国法律的起源 法起源于刑 刑起与兵 兵狱同制 法起源于礼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4、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礼法结合。 中国法律在形成时具有早熟性。 中国法律在形成时带有维护专制王权的特点。 中国法律在形成时就带有刑事法规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的特点。 中国法律在形成时带有氏族社会的浓厚色彩,以及贵族宗法统治的显著特点。 5、刑、法、律 刑 井刂,罚罪也,从井,从刀。 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 法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律 说文解字:“律,均布也。” 清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说:“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 武树臣 寻找最初的“法” --对古“法”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学习与探索》1997年1期。 ?寻找最初的“律”——对古“律”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法学杂志》2010第3期。 寻找最初的“刑”——对古“刑”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当代法学》2010第4期。 二、夏代法制简况 1、法律形式 习惯法 制定法 禹刑 誓: 甘誓 誓是夏代君主在战争期间发布的紧急军事命令。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尚书·甘誓》 2、法律内容 礼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刑法 刑罚体系: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周礼·秋官 墨刑:又称黥刑,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色。墨刑是四种肉刑中最轻的刑罚。 劓刑:《说文》解释:“劓,刖鼻也。”劓刑就是割鼻子的刑罚。劓刑比墨刑重一等。 剕刑:也叫作刖刑,即断足的刑罚。后发展为膑刑,挖掉膝盖骨。剕刑比劓刑重一等。 宫刑:即破坏犯罪者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宫刑最初适用于淫乱行为,所以也叫作淫刑。《尚书·吕刑》注:“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子幽闭。次死刑。” 宫刑又被称作“腐刑”。 大辟:死刑 “象刑”:“依照刑”说,意即依从法律。 “颁布刑”说,意即颁布法典。 “象征刑”说,意即象征性的刑罚。 罪名:昏、墨、贼 不孝 昏:恶而掠美,指自己做了坏事却窃取别人的美名 墨:贪以败官,指人贪得无厌,败坏官员纪律 贼:杀人无忌,指肆无忌惮地杀人 刑侯 雍子 叔鱼 韩宣子 叔向 刑法原则 早在唐虞时代,就初步形成“眚灾肆赦,怙终贼刑”的刑罚适用制度,对因过失造成的犯罪或危害行为减免刑事责任,而对故意犯罪或惯犯则从重处罚。夏代又出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的刑罚适用制度,反对错杀无辜或滥罚轻罪。 政典:可能是单行的行政法规 确认土地国有的民法内容 确认征收赋税的各项制度 3、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 中央:大理 地方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