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原理: 通过致密部分(如细胞核),速度慢通过疏松部位(如细胞质),速度快 为了增加其工作距离,方便细胞培养瓶的放置,通常将光源和聚光镜装在载物台的上方,而相差物镜则在载物台的下方,这种方位与一般的光学显微镜相反,故习惯上将其称之为倒置相差显微镜。 1、荧光和荧光染料 2、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应用 成像反差强、检测灵敏度高 定性、定位和定量的研究组织内荧光标记物质 对活细胞内分子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观察 21三体综合症FISH诊断 (红色代表21号染色体片段基因; 绿色代表22号染色体片段基因) 原理: 当电子束透射样品时,根据标本各部位密度的不同,部分电子发生散射,只有剩余电子成像,经物镜和投射镜等放大后投射到照相底片上或荧光屏上。散射的电子不参加成像,故标本中密度大的部分成像后形成电子流量减少的暗区,相反,标本密度小的部位散射的电子少而形成明区。 由于透射电镜的电子穿透力较弱,所以观察样品需特殊制备成超薄切片(其厚度一般为50-100nm)。 2000年,科学家在线虫幼虫细胞内发线一类由20多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RNA——小RNA 非编码RNA 功能:在发育、分化、细胞增殖、凋亡及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膜内在蛋白和膜周边蛋白比较 膜脂 生物膜 基本骨架 膜蛋白 多种方式 与脂双层结合 膜糖 质膜外表面 该模型优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以及球形蛋白质与脂双分子层的镶嵌关系,可以解释许多膜中所发生的现象。 该模型缺点:没有说明具有流动性的细胞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膜的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 “晶格镶嵌模型”和“板块镶嵌模型”对其补充。 (一)膜脂的流动性(Fluidity of membrane lipid) 1、膜脂双分子层是二维流体 生理条件下,膜脂既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是居于晶态和液态之间的液晶态。 温度的改变可以在液晶态和晶态之间转换,这种膜脂状态的改变称为相变。发生相变的临界温度称为膜的相变温度。 液晶态的膜处于流动状态,与运动状态的膜蛋白协同完成膜的各项功能活动。 一、膜脂( Membrane Lipids) There are three major classes of lipids: 磷脂、胆固醇和糖脂 磷脂为主 细胞膜上的脂类,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形成膜的基本骨架。 (一) 磷脂(phospholipid) (一) 磷脂(phospholipid) 包括: 磷酸甘油酯——最简单的磷酸甘油脂是磷脂酸。 鞘磷脂 磷脂酸 磷 酸 甘 油 脂肪酸 极性头部 非极性尾部 (一) 磷脂(phospholipid) 磷脂:均含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形成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称为双亲媒性分子或兼性分子。 包括: 磷酸甘油酯——最简单的磷酸甘油脂是磷脂酸。 鞘磷脂 脂双层在水环境中存在的三种形式: 单分子团 头部——亲水 尾部——疏水 双分子层 脂质体 脂质体(liposome) 应用:[了解] 1、研究膜脂与膜蛋白及其生物学性质 2、脂质体中裹入DNA可用于基因转移在临床治疗中, 3、脂质体作为药物或酶等载体。 (二) 胆固醇(cholesterol) 极性羟基-固醇环-非极性脂肪酸链 双亲媒性分子 胆固醇与磷脂的碳氢链相互作用,可阻止磷脂凝集成晶体结构,对膜脂的物理状态具有调节作用。 (三)糖脂(Glycolipids) 为含一个或几个糖基的脂类。 大约占外层脂类分子的5%左右。 Glycolipid molecules 脑苷脂:最简单的糖脂,只含1个单糖残基。 神经节苷脂:较复杂的糖脂,含7个单糖残基的分支链。 双亲媒性分子 二、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s) 细胞膜最重要组成。 功能越复杂的膜蛋白质所占的比例越大,反之则小。 分类 膜整合蛋白质(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又称镶嵌蛋白(mosaic protein),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具有受体、载体、酶的作用。 膜外在蛋白质(peripheral protein):又称周围蛋白,具有支架、收缩、调节作用。 跨膜蛋白 Six ways in which membrane proteins associate with the lipid bilayer.【了解】 起细胞支架、收缩、调节等作用 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PH值及加入金属螯合剂等 主要分布于膜内侧 20%~30% 膜周边蛋白 受体、载体、酶等作用 去垢剂 镶嵌于膜脂双分子层中 70%~80% 膜内在蛋白 功能 解离方法 分布 含量 名称 三、膜糖类 与蛋白质或脂类分子相结合的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