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市场经济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价格调节经济 需求和供给市场——把特定商品、服务和资源的买主(需求者)和卖主(供给者)联系在一起的机构或机制。 需求的两要素:购买欲与购买力 例:英国人打开中国市场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企业界为开辟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而高兴。他们把大批的睡衣、睡帽,吃饭用的刀叉及娱乐的钢琴运往中国。按购买能力来看,当时中国的一些富人是有购买能力的,但由于当时中国人还没有消费这些洋货的欲望,因此市场实际上并不存在对这些产品的需求。 需求曲线—— 表示当所有其他影响消费者计划购买量的因素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两种方法理解需求曲线: 1.价格既定时,人们计划购买的商品量; 2.数量既定时,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为所得到的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函数; 一般表达式: 式中: 表示需求量;P代表价格; 表示函数关系; 如果需求函数为线性的,可表示为: 式中a为常数,是与价格P无关的自发性需求,b为正数,-b表示需求量与价格呈负相关。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变化; 强调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他商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它的相对价格—机会成本—上升了。随着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增加,人们购买的那种物品少了,而购买它的替代品多了。 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强调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 当一种价格改变,而所有其他影响购买的因素都保持不变时,相对于人们的收入而言价格上升了。 违反需求定理的特例: (1)炫耀性消费(Show-off Consumption) (2)吉芬商品:当某些生活必须的低档商品,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增加,为什么? (3)有价证券:证券与期货市场的“买涨不买落”:价格上升时抢购,价格下跌时抛出。 需求的决定因素 (1) 商品本身的价格,P; (2)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嗜好,T; (3) 其他商品的价格,Pj; 替代品 互补品 不相关品 (4)收入 正常物品 劣等物品 预期…… Q=f(P,Pj,T,Y,….) 互补品与替代品 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互相补充、共同满足 人的一种欲望。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上涨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例如录像机与录像带之间即有这种互补关系。 替代品:指两种商品可互相替代满足 人的一种欲望。有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价格上涨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化 需求的变动广告与消费者偏好 具体来看 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用函数形式表明的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 一般表达式: 如果供给函数为线性的, 表达式为: 供给的决定因素*价格:商品本身价格高,供给量大,反之亦然,—供给定理。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要素价格:生产要素供给数量多,资源丰富,要素价格低,利用该要素进行生产,成本低,产品的供给量大;相反亦然。技术水平:掌握生产某产品的技术,有供给; 拥有高技术水平,供给量大。相关商品的价格:厂商预期:预期改变供给量。预期某商品价格升高,扩大生产,增加供给量。气候等 土地、文物:垂直供给曲线:不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是固定的。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当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增加时,劳动力供给会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若继续增加,则劳动力供给不仅不增加,反而会减少。 劳动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就是工资,一般来说,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劳动的供给。即劳动的价格上升,劳动的供给增加。但随着工资的上升,人们的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减少劳动的供给,表现出与供给定理的不符。 原因在于提供劳动获取工资是以牺牲闲暇为代价的,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闲暇的需求也增加。增加闲暇必定减少劳动时间,这就是工资增加引起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 这种特例也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解释:当工资水平低时,人们为生存而奋斗,愿意多付出劳动,追求高工资。随着工资的增加,人们满足了第一层次的需要(基本生理需要),摆脱了生存压力,当工资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需求层次上升到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以完成自我实现),这时随着工资收入的提高,会有一部分人逐步放弃原来的工作,去追求新的事业,出现劳动价格上升而劳动供给减少的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体育与健康人教六年级全一册体育运动健康知识.ppt VIP
- DEC -OGP-R-QM-012.1-2020-1油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规定 第1部分通则.pdf VIP
- 东九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方案.docx VIP
- DEC-OGP-R-QM-012.5-2020-1 油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规定 第5部分自动化仪表工程.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湘科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题集精析.docx VIP
-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方案.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谷雨新媒体运营分享.pptx VIP
- 孚创ESG2002系列电子调速器使用说明书_图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