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2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3、学习运用比喻的妙处。
4、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5、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6、培养学生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天气的变化自有它的征兆。现在,请你把目光投向天空,看看那漂浮的云彩,这大自然的文字,这天气的“招牌”,该怎么解读?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是一种双关,其中的一方面就说到天上的景象和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云和天气的关系的文章——《看云识天气》。
二、学习课文
1、齐读课文。
2、默读课文,把本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云是天气的“招牌”,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2-6)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天上的云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3、其中,第二部分又可以怎么分?
?? (可以分为二部分,一、(2-5)写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二、(6)写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4、同学们现在分小组合作制定表格,列出云的形态、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种类
云的形态
天气情况
云
的
形
态
晴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
卷积云
像鳞波
它不会带来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高积云
像羊群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
阴
卷层云
仿佛白色绸幕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高层云
像毛玻璃
它预示着将要下雨或下雪
雨
雨层云
布满天空
雨雪就开始下降
积雨云
形成高大的云山
马上就会下暴雨
光
彩
晕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整体上学习了本课,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2、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说明方法和写作特点。
二、研读课文
1、为了将事物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
(1)打比方。
例:①“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时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
②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将卷云比喻成“白色的羽毛”和“洁白的纱”,说明其轻盈、洁白。把成群排列的卷积云比喻成“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卷积云的特点。)
打比方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
(2)分类别
根据云的不同特点,把云分成不同种类,这样使说明条理更清晰,更明确。
(3)作比较
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
2、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体会下列句子用语的准确性。
“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中为什么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不用行不行?
(“往往”、“常常”都是对薄云和厚运带来的天气情况出现的几率的限制,既说明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又不排除有时会出现特殊的例外,这样说明更准确。)
三、问题研究和拓展活动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的谚语。大家知道多少呢,说来听听。
(1)炮台云,雨淋淋? (2)棉花云,雨快临(3)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客观性试题20102828.doc
-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客观性试题2013带答案.doc
- 《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环节》第二次作业.doc
- 《健康评估》习题.doc
- 《元素周期表》教案一份.doc
- 《光的干涉》选择题解答与分析.doc
- 《公共事务与族群研究》论文撰写体例.doc
-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doc
- 《创意产业推动城市发展》试卷971分.doc
- 《创新理论与实践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在线考试.doc
- 新解读《GB_T 41719 - 2022热收缩隔油管》.docx
- 新解读《GB_T 42115-2022牛恶性卡他热诊断技术》.docx
- 医药行业的质量管理与监督.pptx
- 医药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pptx
- 新解读《GB_T 42011 - 2022实验动物 福利通则》.docx
- 新解读《GB_T 42052-2022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技术规范》.docx
- 新解读《GB_T 42101-2022游乐园安全 基本要求》.docx
- 新解读《GB_T 42131-2022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技术框架》.docx
- 新解读《GB_T 42173-2022发芽糙米》深度解析.docx
- 新解读《GB_T 41885 - 2022浮空器分类和分级》深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