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余少文 2013.12 生命科学导论 内 容 关于克隆 基因组学 现代生物技术 全能的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丧失全能性? 生物技术 用生物体或生物分子机器生产产品和解决问题 设计和重构自然界的生产线 有关基因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因组作图(genome mapping) 绘制每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genetic linkage map)和物理图(physical map)。 2.测序(sequencing) 测定全基因组DNA分子的核苷酸排列次序。 3.基因识别(gene identification) 在作图、基因定位和测序的同时,识别出基因的序列,设法克隆基因,以及着手研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3、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研究 生物学研究早巳表明,从模式生物获得的数据资料,对于阐明人类生物学是必不可少的。 最常用的模式生物有大肠杆菌、酵母菌、线虫、果蝇和小鼠等。 在研究植物基因组时常用的模式生物则是拟南芥(Arabidopis thaliana)。 4、发展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和计算生物学(computational biology) 6.基因组研究对伦理、法律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 2001年2月1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由中、美、英、法、德、日6国科学家组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国际协作组”关于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的数据,次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则刊登了美国Celera Genomics公司的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的数据。 人类基因组除上表所列的一些特征外,还有一些令人注意的情况。 1.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的突变率 男性是女性的二倍,表明人类基因的突变大多数发生在男性。 2.染色体重组的频率在染色体上不是平均分布的 在靠近着丝粒区域中的重组被抑制,发生的频率很低;而在染色体的端部重组率高,特别是在末端20—35Mb处重组率特别高。 3.人类基因组中已发现5 978个基因是决定非编码的RNA(ncRNA, noncoding RNA),即这些RNA不编码蛋白质,没有可被翻译的可读框。 4.人类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根据Celera公司公布的资料只有26 383个,其中约有40%的蛋白质产物不属于任何已知的蛋白质家族。 2、作图和基因定位 基因组有四种图谱,即遗传图或遗传连锁图,物理图,核苷酸序列图和基因图。 所有的图谱都需有作图的界标(landmark)或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除核苷酸序列图的界标是每一个核苷酸外,其余三张图谱都可以用不同的界标。 遗传标记和作图界标 遗传标记是指可以追踪染色体、染色体的某一节段、某个基因或某一特定DNA序列在家系中传递轨迹的任何一种遗传特性。 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 ②微卫星DNA多态界标 ③单核苷酸多态(SNP)界标 ④非多态的短单一序列作为界标 作图 遗传图即遗传连锁图的作图方法,所用界标,图距等都不同于物理图。 1.遗传图 是以多态的遗传标记为界标,通过计算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交叉和交换导致遗传标记之间发生重组的频率,来确定这两个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遗传标记之间的相对距离即图距以厘摩(cM,厘摩尔根,centi-Morgan)为单位。 当两个遗传标记之间的重组值为1%时,图距即为1 cM。 2.物理图(physica1 map) 最精细的物理图就是基因组的全序列图,也就是全基因组DNA测序结果绘制成的图谱. DNA序列的测定 基因定位 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三个浪潮 医药生物技术 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上市 农业生物技术 1996年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相继上市 工业生物技术 世纪之交 聚交酯、生物钢、聚乳酸相继上市 工业生物技术 提升传统产业 生物能源 环境生物技术 生物材料 工业生物技术 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 物理学和化学时代转变为生物学时代 工业革命世纪转变到生物技术世纪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 能源作物 生物炼制 废弃物利用型 生物质生产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