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讲述.docx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 全国卷I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全国卷II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2014年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 全国卷I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全国卷II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2016年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一 《劝学》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后来成为常用的成语。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他从正面设喻,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可见即使再弱小,如果用心专一,持之以恒,也会有所成就。 二 《逍遥游》 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为成语“扶摇直上”。 2、《庄子·逍遥游》中,真正的逍遥游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3、《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他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可以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但是,即使如此,在庄子看来它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需要依靠外在的事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庄子在《逍遥游》中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无所待的三类人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三 《师说》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在《师说》中,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是:“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 《阿房宫赋》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杜牧《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来揭示秦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表明创作意旨的句子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极言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4、杜牧《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既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